浅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摘要: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汇率则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所参照的重要综合性指标。
汇率的变动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密切。
因此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文在回顾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路径,并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汇率;贸易收支;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理论综述
1.古典理论
有关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学派的研究。
托马斯·孟认为贸易收支不仅会对本币汇率产生影响,汇率的变化也会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
提出“在汇兑上压低我们的币值是于外人有损,而于我们有利的”的结论。
但是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托马斯·孟未能对他所处的金本位时期的货币贬值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做出清晰的阐述。
之后英国学者大卫·休谟其论文《the balance of trade》中提出了“价格—现金流动机制”证明了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国可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来不断积累黄金的想法是错误的,进而发展了金本位制下汇率与贸易发展关系的研究。
对后来汇率和贸易相互作用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2.弹性分析法
马歇尔19世纪末用弹性理论初步分析了国际贸易问题,并提出了“国家需求弹性”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时期,勒纳就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马歇尔的分析得出了“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要想通过调整汇率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外国对该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以及该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之和必须大于1。
美国经济学家梅茨勒和罗宾逊夫人重新假定贬值前的进出口差额很小,据此提出了“罗宾逊—梅茨勒条件”: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3.固定汇率制崩溃后的主要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前,汇率变动对贸易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贸易流量以及平衡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使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研究进入更深层次—汇率传递。
对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主要有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与汇率传递理论及沉淀成本理论等从而对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幅增大但贸易收支改善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二、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几个路径
1.汇率变动,贸易商品价格,贸易收支
汇率变动能引起国内和国际市场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继而影响贸易收支。
马勒条件成立时,本币贬值引起本国商品相对价格降
低,外国商品相对价格升高,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促进出口量增加,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反之亦然。
但贸易收支对汇率变动这种价格传递效果,一方面受汇率变动影响贸易商品价格调整是否存在时滞及时滞长短影响,即存在着j曲线效应。
另一方面受汇率变动引起贸易商品价格变动程度的影响。
2.汇率变动,收入变化,贸易收支
汇率变动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来改变贸易收支状况。
如果贬值国存资源未充分利用,则贬值可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本国该种商品的需求。
贬值会通过支出转换效应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经过凯恩斯乘数作用,提高该国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增加会相应提高贸易支出。
货币贬值起到了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
再者一国贬值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若国民收入中支出大于进口的比重,那么贸易条件对支出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3.汇率变动,价格水平,贸易收支
汇率变动在影响贸易品相对价格外也会影响本国一般价格水平,从而影响贸易收支。
如果本币贬值会引起国内商品价格提高,外汇储备的增加等继而造成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
在名义货币供应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导致流动性陷阱出现,为使实际现金余额恢复到意愿持有水平,公众会出卖有价证券,使市场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并减少消费支出,作用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总支出下降,影响贸易收支。
其次若本币名义汇率贬值幅度低
于本国价格水平涨幅,则名义贬值反而会导致实际汇率上升,最终造成贸易收支的恶化。
4.汇率变动,支出变化,贸易收支
支出转移和支出改变共同完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引起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本币贬值会使支出从外国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
支出转移能否实现以及其效果是否显著则取决于国内外商品的供求弹性一。
汇率变动还会通过改变支出规模达到影响贸易收支的效果。
原理如下,本币贬值随着本国出口商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会扩大本国的支出规模从而减小了贸易收支改善程度。
但若将回传效应考虑在内,本币贬值也会扩大本国商品出口。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政策建议
1.改善出口结构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我们要以人民币汇率变动为契机,通过比较优势转换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我国的出口商品中相当大的比重还是低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如纺织品和鞋类等。
要改变这种过于倚重低端产品出口的局面,从贸易角度就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要发生变化的话,出口商品的质量提升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会是必由之路。
通过商品性能的提高来降低进口商的价格需求弹性,营造可持续的外贸发展环境。
2.理顺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的互动关联,致力于中长期发展
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不应该过于注重从国际交换中获得的财
富增加了多少,而应该首先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国内生产力的提高。
因为前者只是一种静态的利益,而后者是一种动态利益,它表现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新市场的开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
我国近几年的持续贸易顺差必须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构成综合考虑。
贸易收支应力求中长期的平衡,更好地发挥汇率对贸易收支的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琦.汇率调整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08(03).
[2]施伟.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
化,2008(14).
[3]刘勘.汇率升值将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分化[j].证券导
刊,2004(45).
[4]马丹.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