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018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修读学期第二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与电工技术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工程制图与及机械设计基础》是为工科类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是研究设计者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生产者用来指导生产,使用者据此使用维护,还是技术交流工具的“工程语言”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的绘图、读图及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为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选用与管理生产设备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3、掌握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巧,熟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和查阅方法;4、培养空间构思表达能力和三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 2 0第2章AutoCAD基础 6 6 0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4 0第4章立体的投影 4 4 0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4 4 0第6章轴测图 2 2 0第7章机件的常用基本表达方法 4 4 0第8章标准件和齿轮 2 2 0第9章零件图 2 2 0第10章装配图 2 2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 掌握尺寸标注方法;3. 掌握平面图形画法;4. 掌握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国家标准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和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1. 制图基本规定: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2. 绘制工程图样的三种方法;3. 尺规绘图及其工具、仪器的使用;4. 几何作图;5. 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6. 徒手绘图及其画法。
第二章AutoCAD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计算机绘图系统的功能及对硬件、软件的要求;2. 掌握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AutoCAD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AutoCAD软件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主要内容:1. 微型计算机绘图系统及工作原理概述、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硬件、计算机绘图系统的软件;2. AutoCAD的坐标系、工作界面、命令的输入;3. 基本绘图命令;4. 图形编辑命令;5. 显示控制命令;6. 辅助绘图工具;7. 图层操作;8. 尺寸标注功能。
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作空间点的投影方法;2. 掌握不同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求一般位置直线实长的方法;3. 掌握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点投影的表示方法、投影特性;不同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2. 教学难点:求一般位置直线实长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多面正投影;2. 点在两面投影体系第一分角中的投影;3. 点在三面投影体系第一分角中的投影:4. 点的投影与坐标;5. 投影面与投影轴上的点;6. 两点的相对位置;7. 重影点及表示法;8. 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9. 直线对投影面的三种相对位置: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10.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1. 求直线的实长;12. 平面的表示方法;13. 平面对投影面的三种相对位置: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14. 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15.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第四章立体的投影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求基本体及表面上点的投影;2. 掌握求切割体的投影的方法;3. 掌握求相交体的投影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求基本体及表面上点的投影,求切割体的投影,求相交体的投影。
2. 教学难点: 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基本体及表面上点的投影求法: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环;2. 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的截交线和断面;3.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4. 平面与圆柱相交;5. 平面与圆锥相交;6. 平面与球相交;7. 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8. 回转体表面相交求相贯线的积聚性法、辅助平面法;9.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0. 组合相贯线。
第五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组合体的概念、组合方式、连接关系;2. 掌握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3.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要领、方法;4. 掌握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画组合体三视图;读组合体视图;标注组合体尺寸。
2. 教学难点:画组合体三视图;读组合体视图;标注组合体尺寸。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投影特性;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3.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形体分析、视图选择、画三视图;4. 读图的基本要领、读图的基本方法;5.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组合体的尺寸分析、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与步骤。
第六章轴测图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轴测图的概念;2. 掌握正等测、斜二测两种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正等测、斜二测的画法。
2. 教学难点:轴测图的概念、正等测、斜二测的画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轴测图的形成;2. 轴向伸缩系数与轴间角的概念;3. 轴测图的分类;4.正等轴测图的画法;5.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第七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2. 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的概念及画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机件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的概念及画法。
2. 教学难点:剖视图的概念及画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的概念及画法;2. 剖视图的概念和基本画法;3. 剖视图的种类: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4. 剖切面的种类和剖切方法:单一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面;5. 断面图的基本概念、断面图的种类:移出断面、重合断面;6. 局部放大图的概念、画法;7. 机件的简化画法及规定画法;8.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八章标准件及齿轮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规定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螺纹、齿轮的规定画法。
2. 教学难点:螺纹、齿轮的规定画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螺纹的形成、结构要素、规定画法;2. 常用螺纹的种类和标注;3. 直齿圆柱齿轮各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和尺寸计算;4.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单个圆柱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5. 圆柱齿轮零件图示例;6. 键联结、销联结、滚动轴承、弹簧的规定画法。
第九章零件图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视图选择原则、尺寸标注要求及原则、技术要求内容;2. 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零件图的内容、视图选择原则、尺寸标注要求及原则、技术要求内容;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关系、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主视图的选择、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选择示例;2. 零件的尺寸标注要求及原则;3. 表面粗糙度、镀涂和热处理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4.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5. 形位公差简介;6. 读零件图。
第十章装配图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零件的序号与明细栏的编写、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装配图的内容。
2. 教学难点:读装配图。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主要内容:1. 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零件的序号、明细栏的编写;3.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4. 读装配图举例。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 选用教材[1] 何铭新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 陈浩等主编.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科技育出版社, 2016.2. 主要参考书目[1] 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 唐克中主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窦忠强主编.工业产品设计与表达(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由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领30%,其中考勤及课堂提问占有10%,作业占20%。
大纲执笔人:龙银红大纲审核人:杨万根、李佑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