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三点法、四点法测量局部水头损失与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并将突扩管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将突缩管的实验值与经验值比较。
2. 通过阀门局部阻力因素测量的设计性实验,学习二点法测量局部阻力因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由于流动边界急剧变化所产生的阻力称局部阻力,克服局部阻力引起的水头损失称局部水头损失。
2.从内部机理上,局部阻力或是由于边界面积大小变化引起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产生 ,或是流动方向改变时形成的螺旋流动造成,或者两者都存在造成的局部阻力因此,很难能用一个公式表示。
通常 ,局部水头损失用局部阻力系数ξ和流速水头的乘积表示,即
g v h f 22
ξ
=
绝大多数的局部阻力系数ξ只能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的边界开关局部阻力系数ξ不同,只有少数局部阻力系数可以用理论分析得出。
如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与阻力系数:g v v h f 2)(2
21-=
或
g v
g v A A h f 22)1(2
2
222212ξ=-= 或
g v g v A A h f 22)1(2
1
12
1221ξ=-=
对于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系数为:
)1(5.012
A A -
=ξ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测量突然扩大局部水头损失与突然缩小局部水头损失,并测定相应的局部水头损失因数。
参照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在恒定流条件下改变流量2-3次,其中一次为最大流量,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侧记实验流量。
2、 设计性实验:利用实验装置,设计某开度下阀门的局部阻力因数的测量实验。
要求:用二点法测量,设计实验装置改造简图,制定实验方案,并结合CAI 软件(已随仪器配置),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
四.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仪器,记录有关参数,并写入实验记录表格。
2)打开电源供水,待水箱溢流恒定后全开流量调节阀,排除实验管道内气体管道内气体排
净后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
3)全开流量调节阀,待流量稳定后,采用时间体积法测算流量,并计算通过各管段的流速,
同时读取测压管液面高度。
4)调节流量调节阀开度,逐级放大流量,重复步骤3,测试5组流量,记录数据到计算表
中。
关闭流量调节阀,再次检查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
若未齐平,则需重新实验。
齐平后关闭电源,将仪器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五.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管直径:d1=D1=1.03*10^-2m d2=d3=d4=D2=1.93*10^-2m d5=d6=D3=1.01*10^-2m
实验管长度:L1-2= 12*10^-2;L2-3= 24*10^-2m;L3-4=12*10^-2m;L4-b=6*10^-2m;
Lb-5=6*10^-2m;L5-6=6*10^-2m
实验数据计算表
六.思考题
为什么本实验中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如实验管道安装成倾斜,是否影响实验结果?
在管道中的,水头损失直接反应于水头压力。
测力水头两端压差就等于水头损失。
如果管道
倾斜安装,不影响实验结果。
但压差计应垂直,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垂直,可乘以倾斜角
度转化值。
文丘里综合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丘里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和适用条件,率定流量因素μ。
2、掌握应用气—水多管压差计量测压的方法
3、通过确定文丘里流量计最大允许过流量的设计性实验,体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
研究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根据能量方程式和连续性方程式,可得不计阻力作用时的文氏管过水能力关系式
式中:Δh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
由于阻力的存在,实际通过的流量Q恒小于Q’。
今引入一无量纲系数µ=Q/Q’(μ称为流
量系数),对计算所得的流量值进行修正。
即
另,由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气—水多管压差计的Δh为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排气方法
多管压差计12及其连接管的排气:水箱溢满状态下,开关调节阀14数次,在开关交替时,停顿操作片刻,滞留水体中的空气即通过实验管道排除,排气后测压管液面滑尺读数h1-h2=h3-h4为0,h的下标为测压管的序号。
压差传感器9及其两连接管的排气。
(2)调节多管压差计
全开调节阀14检查各测压管液面是否处于滑尺读数范围内?否则,按下列步骤调节:1、关阀14,拧开气阀11,待各测压管中液位稳定后,将清水注入压差计12中编号2、3的测管内;2、拧紧气阀11,全开调节阀14,若压差计2中编号为1、3的测压管液面上升过高,可微微松开相应的气阀11。
(3)调节压差电测仪
关闭阀门14的情况下,文丘里流量计中充满水但流速为零。
此时,测点1和2压差应为零,电测仪读值也应为零;若不为零,可旋转电测仪面板上的调零旋钮,使读值为零。
(4)测压管水头差h测量
1、读取气—水多管压差计12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
2、直接读取压差电测仪8的读数值。
(5)真空度测量
实验时,将电测仪传感器低压端用连通管连接于文丘里流量计后颈处,电测仪传感器高压端(即红色点)端接通大气,并调整传感器放置高度,使高压端口与文丘里流量计后颈处的测点齐平。
此时,即可测量测点的真空度。
(6)流量测量
实验流量用调节阀14调节,用称重法测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流量计要与管道同心
○2垫片要与管道同心,不能凸出于管道中
○3两根导压管的最高端的高度要一致
○4要有取压的根部阀(截止阀)
○5防冻
○6气体的导压管应向上引出,液体的应向下引出。
五.实验数据处理
1.记录有关信息及实验常数
实验设备名称:文透利实验仪d1=1.40*10^-2m d2=0.698*10^-2m 水温T=12.8℃
2.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计算表
六.思考题
1文丘里流量计有何安装要求和适用条件?
○1流量计要与管道同心○2垫片要与管道同心,不能凸出于管道中○3两根导压管的最高端的高度要一致○4要有取压的根部阀(截止阀)○5防冻○6气体的导压管应向上引出,液体的应向下引出。
2为什么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不相等?
因为计算流量Q ’是在不考虑水头损失情况下,即按理想液体推导的,而实际流体 存在粘性必引起阻力损失,从而减小过流能力,Q<Q ’,即μ<1.0。
3本试验中,影响文丘里管流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那些?哪些因素最为敏感?
可从h g d d Q ∆-=--24
4
142π
μ着手分析。
由式
可见本实验(水为流体)的μ值大小与Q 、d 1、d 2、Δh 有关。
其中d 1、d 2 影响最敏感。
4对一个具体的文丘里管最大作用水头可为多大?可从文丘里管喉 颈处容易产生真空,允许最大真空值为6-7mH 2O 着手分析。
本实验若d1= 1. 4cm,d2= 0. 71cm,以管轴线高程为基准面,以水箱液面和喉道断面分别为1—1和2—2计算断面,立能量方程得
则
> 0
<-52.22cmH2O
即实验中最大流量时,文丘里管喉颈处真空度,而由本实验实测为60.5cmH2O。
进一步分析可知,若水箱水位高于管轴线4m左右时,实验中文丘
里喉颈处的真空度可达7m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