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1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1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0.00以下工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库外碎石道床区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桩长延长米67万。

2、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正三角形布置,桩径1000/500mm(即扩大头直径1000mm,下部桩径500mm),桩间距1.8m,扩大头高度5.0m,桩长22~25m。

3、水泥采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初定的掺灰量不小于被加固土体质量的15%,水泥浆水灰比为0.5~0.6。

桩顶设置0.6m碎石垫层夹双向50KN/m土工格栅。

图1-1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平面布置图d=0.5图1-2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构造图二、施工准备1、水田地段排水疏干后挖除地表表层种植土,旱地及荒地地段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层,并用购好土回填至原地面;地表低洼积水地段排水疏干并清除表层污泥后填土找平;清除建筑垃圾、建筑残留物及地表硬化层等。

施工场地耐力应满足桩机施工要求。

2、对场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质进行取样复查。

不等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

3、施工前应完成现场地邻建建筑、道路、地表及地下管线、高压输电线、构筑物、边坡、环境等保护措施,具备施工用水,施工道路畅通。

4、室内配比试验:采集典型软弱层土样,进行室内配比实验,测定各水泥土试块不同年龄期、不同水泥参入量、不同外加剂的抗压强度,寻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水灰比、水泥掺入量及外加剂品种、掺量。

要求28天龄期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5Mpa。

5、成桩工艺试验,利用室内水泥土配比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桩试验(不少于3根),以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6、主要施工设备、设施配置措施和施工劳动力组织(1)、机械选型:本标段搅拌桩桩长为22~25m,选用DM-3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拟配备3台DM-3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进行施工。

(2)设备控制措施(a)进场即由我公司设备部统筹配置性能优良机械按工期筹划所需准时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b)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都达到Ⅱ类机械设备的要求,并且状况良好,性能优良。

(c)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司机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操作。

表1 -1 设备配置表7、施工劳动力组织表1 -1劳动力组织表三、试验桩位置试验桩桩号为1-1,里程为GL1K0+327四、施工计划III区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填筑土方、PHC桩完工:2010年12月20日--- 2011年5月17日五、技术要求1、水泥土搅拌桩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正三角形布置,桩径1000/500mm(即扩大头直径1000mm,下部桩径500mm),桩间1.8m,扩大头高度5.0m,加固总桩长及桩顶高详见站场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不设桩位时靠边界第一排桩中心距边界不大于0.5m)。

2、水泥采用p.0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初定的掺灰量不小于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5%,水泥浆水灰比为0.5-0.6。

3、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4、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径质量检验合格后,桩顶填筑0.6m碎石垫层夹二层土工格栅。

碎石垫层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碎石垫层碾压满足地基系数K30≥120MPa/m,空隙率小于31%的要求。

土工格栅为聚丙稀双向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 5.0m, 网孔直径80~120mm,纵、横向屈服坑拉强度≥50KN/m。

对应纵、横向伸长率≤10%,幅宽度不小于≤10%。

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工格栅必须耐碎石挤压,不得在填筑碾压垫层时出现折断。

5、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完成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铺设桩顶垫层及进行上部路基填土施工。

6、双向搅拌桩机械参数:下沉速度0.5~0.8m/min;提升速度0.7~1.0m/min;内钻杆转速≥50r/min;外钻杆转速≥70r/min;下沉时喷浆压力0.25~0.40MPa。

7、双向搅拌桩机械叶片宽度80~100mm;叶片厚度25~40mm;叶片倾角10~20度。

六、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工步骤及打桩顺序1、搅拌桩定位:搅拌机到制定桩位并对中;2、喷浆下沉:启动搅拌机,是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外钻杆逆时针旋转,内钻杆顺时针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3、施工下部桩体: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收缩到下部桩体直径;喷桩切土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设计深度,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4、提升搅拌:搅拌机提升、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底面标高;5、伸展叶片: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伸展至扩大头径;提升搅拌,提升钻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方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设计或桩顶标高以上50cm;6、切土下沉: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7、提升搅拌: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方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

8、完成单桩施工:关闭搅拌机械,桩机移位准备施工下一根桩。

a)b)c)d)e)f)g)h)图1 -3钉形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七、质量控制1、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应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内外钻杆转速、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停浆处理方法和单桩施工时间等。

2、施工准备阶段,应对原材料质量、计量设备、搅拌叶片的伸展直径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查。

3、施工时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水平和导向架垂直,搅拌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4、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水泥浆比重、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以及钻机最后30s的电流和钻进速度等。

5、单桩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位偏差、桩径、单桩水泥用量以及单桩施工时间进行检查。

桩径、扩大桩头高度及单桩水泥用量不得少于设计值,单桩施工时间不得小于工艺试桩确定的时间值。

要求单台桩机一昼夜打桩长度不超过500m。

6、连续施工:为保证防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应保证24小时连续作业,如因故停工1小时以上,必须进行全面清洗,以防止水泥在设备管路中结块影响施工。

八、质量检验1、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和搅拌均匀程度,并可检验桩身直径,检查频率为1‰,且不少于3根。

2、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成桩28天后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和取芯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

为保证试块尺寸,钻孔直径不小于108mm。

检验桩数应随机抽取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扩大头部分宜在小直径桩外取芯,下部桩宜在圆心外0.125m处取芯,通过芯样对桩长、扩大头长度、强度、均匀性等综合评价。

3、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要求单桩承载力不小于22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4、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荷载试验条件,并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检验桩数为总桩数的2‰,且每个单项工程不少于3点。

质量验收方法及频率尚应符合《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要求。

九、施工注意事项1、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路基点应及早安排施工,搅拌桩施工完成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铺设桩垫层及进行上部路基填土施工。

2、加固桩长详见“第一分册站场与线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当相邻横断面加固桩长不一致时,两个横断面间加固桩长渐变顺接。

3、搅拌机钻头到达设计深度后,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

4、施工时因故停浆,恢复供浆时应在断浆面上下重复搭接0.5m喷浆搅拌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时,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并在原位旁边补桩。

5、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完成后28天内不得有任何机械在上面行走。

6、按要求设置沉降、位移观测设备和进行沉降、位移观测,观测结果应纳入竣工文件。

7、路堤填筑应严格控制填筑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若有异常,应停止填筑或暂缓填筑。

十、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佳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

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所有操作人员,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

8.起重机臂下,严禁站人。

9.搅拌机转动,应设专人看管,严禁伤人。

10.每天下班后,应有专人负责关闭、切断电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