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得体(整理)

语言得体(整理)

语言得体(整理)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根据交际的语境——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通俗地说,就是要根据需要合理恰当地选择、自然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畅达地传送语言信息。

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语体说话要注意语体特点,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不同。

口语通俗自然即可,而书面语的要求因文体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要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例1: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广播稿时,又四处非改不可,请指出这四处并修改。

自从( a )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 e )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 f )活动,捐款累计( g )已逾100万元之巨( h )。

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 ))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

这些钱物已经转送( j )到了灾区( k )。

【答】efhi四处。

“震灾”“赈灾”分别改为“受灾”“救灾”,“逾100万之巨”改为”超过100万元”,去掉括号。

解析:广播稿是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所以要求用语通俗易懂。

首先要避免使用同音词,以避免听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例如e、f的“赈灾”“震灾”。

其次要注意使用口语,包括不使用文言词语或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词语,以及语法关系较为复杂的长句,例如h。

另外,要注意行文格式,不要使用带括号的句子,因为带括号的句子在播送时是不能播送的,例如I。

练习:例2、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17题: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

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解题思路:开场白既要有口语明白晓畅的特点,又要有书面语文采张扬的特点。

内容方面,既要注意内容和上下句相承,又要体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特点。

答案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

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练习:1.李华家住在农村,是某中学高三年级的一位住校生。

他最近没有钱买饭票。

但因复习迎考,挤不出时间回家,就写信给父母(其父母文化浅)。

下面是原文,其中划线处哪几项明显有问题?把序号写在横线上里。

儿(A)多日未回家,十分想念您们(B)!儿深知父母对儿寄予厚望(C),所以在校学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玩物丧志(D)。

现在可告诉(E)父母的是:儿成绩一直稳定,自觉(F)今年高考大有希望。

只是近日囊中羞涩(G),没钱买饭菜,又无时间回家,因而盼望速送“孔方兄”若干(H)。

不胜感谢(I)!遥祝安康(J)愚儿华(K)2001年1月12日用语不当的几处是: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三岁四岁狗也嫌。

”小点点一会儿爬到床上翻跟头,喊“我是孙悟空”;一会儿又在地上爬,喊“我当解放军,母亲..给我买枪”。

B.洋柿..子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软毛,花色黄,结浆果,球形或扁圆形,红或黄色,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

C.老村长一进门就说:“张全家的二亩地,秋里收了一千五!咱.都得科学种田,都弄它一千五。

”D.“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

”二、看目的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交际目的不同,说话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

所以,一定要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

例1、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8题: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4)将改为。

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这是一封求职信,交际的目的是求职,所以应该做到态度谦和、言词恳切。

“惠顾”即光临、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用在这里显然不妥,应改为“浏览”;“你”称呼不够得体,缺乏应用的敬意,应改为敬词“贵”;“洽谈”即洽商,一般用于洽谈生意,如洽谈会、贸易洽谈等,可改为“联系”;“可”显得很生硬,改为“请”就显得礼貌多了。

练习:1.下面有两句话,请把这两句话的意思合在一起,然后按照不同的表达目的分别写一个单句。

A句:“这场足球将在上午九点钟开始。

”B句:“这场比赛将决定本年度全国甲A联赛的冠、亚军。

”①强调这场比赛的重要②强调别错过了观看这场比赛2、某校高三年级的一位积极上进、学习认真、一贯遵守纪律的同学,在停电时,违犯学校“不准在学校点火”的规定,点蜡烛学习。

根据此规定,犯此错误,要给予纪律处分。

这位同学很害怕,找到班主任,请班主任帮忙,班主任也不想处分他,他们就一起来到德育处,德育处主任接待他们。

……第三天,这位同学的处分终于公布了。

省略号省略了他们三人的谈话,请根据他们的各自的目的、身份,补充他们说的话。

②语言得体。

要求:①反映不同的目的;③前两位不超过30字,后一位不超过50字。

同学:班主任:德育处主任:三、看对象注意交际对象,即要注意听话人或描写对象的的性别、年龄、经历、地位、文化背景等等特征,做到因人而宜。

注意交际对象,应尊重对方,敬辞用于称对方,谦辞用于称自己。

例、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8题: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

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4分)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4)将改为。

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这是一个开场白的片断,听话者是作家杨笑天和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的社员,张田甜社长的开场白中有四处不得体:对人尊称应该用“先生”,而不能用第三人称代词“他”,“他”应该改为“先生”;称自己不能用“位”,将“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拜读”是一个谦辞,不能用于他人,“拜读”应该改为“看”;“大作”是一个敬辞,用于对方的作品,不能用来指自己的作品,“大作”应改为“作品”。

解题时,要根据使用对象来判断谦敬词语是否妥当。

练习1.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下列各句中都有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

(1)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2)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3)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4)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答:(1) 改为(2) 改为(3) 改为(4) 改为四、看场合交际场合,即交际的环境。

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表达的要求也不同,如工作场合要求语言准确、简明,多是行业术语;生活场合则要求语言亲切、自然,多用口语。

所以,要因地制宜,讲究分寸,根据场合选用恰当的词句表情达意,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例、2008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18题: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

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4)将改为。

解题思路:向老师祝寿是一个喜庆、轻松的生活场合,发言应该准确得体、亲切自然,有口语特点。

“光临”是一个敬辞,用于称客人来到,用在这里不准确,可改为“回到”;“健在”多指老年人还健康地活着,不能用于祝寿的交往场合,可改为“精神矍铄”;“高足”也是一个敬词,用于称呼对方或他人的学生,不能用于自己,可改为“学生”;“欣慰”是书面语,不宜用于这个轻松愉快的场合,应改为具有口语特点的“高兴”。

练习:1.假如你在全省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备加赞赏,在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你的回答分别是什么。

(1)与你平时很要好的一位同学在私下的场合向你祝贺时,你的回答是:(2)在庆祝大会上,面对向你祝贺的广大与会者,你的回答是:2、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 C )(1)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2)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

(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4)火葬场门口: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5)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6)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

A.(2、3、5) B.(1、4、6) C.(2、6) D.(3、5、6)五、看分寸委婉就是用较温和的或含糊的表达方式来替代一种粗俗和生硬的说法,这种语言现象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和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日常交往中,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或使语言文雅,富于礼貌;或使语言动听,使人愉悦;或使语言含蓄,避免冲突;或使语言优美,让人产生联想和回味。

例、2008年高考安徽卷第4题: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解题思路:要使语言表达得体,必须注意说话的语气,掌握情感分寸。

同样是提示大家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B、C、D三项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警告。

而A项是疑问语气,表达一种询问、提醒和劝导,显得含蓄委婉,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角色关系之中,听话者既可以领悟到说话人的劝告,又可以体会到说话人对他们人格的尊重,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