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
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
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
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低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
满足生理需求之后就追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之后就想被爱,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
关键词:
马斯里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营销案例理论运用正文:
一、马斯洛理论含义
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住房和穿着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
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
对于一个商业地产来讲,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业种比较多。
主要有提供普通食品、日用品和服装等商品的大型超级市场、提供食品的食品超市、提供服装、鞋帽和床上用品等商品的百货公司、提供服装的服装店、提供房产信息的房产中介机构、房产超市等。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除了生理需求,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商业地产也可以为这些需求引入如提供安全舒适使用方便的家用电器连锁店、提供消防器材的专卖店、提供简单医疗康复的社区医疗保健中心、提供人身和财产保险的各类保险公司营业部门、提供货币安全结算的银行等。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来了。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面两个需求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需求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商业地产可为这一层次的需求设计如下的业种:提供信息交流工具的手机大卖场、提供聚会用餐或交流的各式酒楼、咖啡西餐、特色酒吧、提供竞技交流的健身运动俱乐部、各类礼品店、电影院等。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
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
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
商业地产中,各类高档商品和服务项目均为这一层次的需求服务的,例如:提供美化生活的艺术摄影中心和美容美体中心、提供世界知名服饰品牌的百货公司和专卖店、提供高级服务的餐馆和会所、世界名车展示中心、婚庆商品和服务中心、各类珠宝店等。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
欲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主要表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追求。
随着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四种需求的满足,人们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尽量地享受工作外的精神生活。
类似这类项目有各类高级技能培训中心、高学历教育培训中心、高级艺术培训中心、水疗桑拿等各类休闲娱乐项目。
二、马斯洛理论作用
(1)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第一、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第二、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第三、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第四、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第五、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2)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分析,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激励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而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
第一、对应生理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
管理者则要注意员工收入的提高、休假、各种福利及身体保健方面的设施。
第二、对应安全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职位的保障和意外事故的防止。
管理者要有雇用保证,建立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及意外保险制度等。
第三、对应社交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内的和谐,管理者要通过建立协谈制度、利润分配
制度、互助金制度、教育训练制度及成立各种业余的协会等。
第四、对应尊重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地位、名分、权力、责任及与他人相对的薪水高低。
管理者要通过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选拔制度及各种员工参与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对应自我实现的需要,员工追求的是能发展个人特长和才华的组织环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管理者要通过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等手段,为员工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活动的舞台。
三、马斯洛理论的支持与批评
1.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高层次需求未必只出现在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马斯洛本人也有提到这点,譬如生理需求若是到达20时,安全需求会出现5,爱的需求有可能会出现1
3.需求归类可能重叠(在马斯洛研究发表中,也有提出类似的观点:一个人对性欲的要求不仅是性欲而已,也可能包括了尊重与安全感)
4.缺少研究支持该理论的有效性
5.片面强调了个人内在价值的实现,忽视了社会理想对人的积极性的作用。
6.把人的需要看作是自然稟赋的。
7.对潜意识探讨的柜乏使这种论述显得不甚完整。
8.没有估计某些需要实现中的受挫也可能激起艺术家创造的动机。
四、马斯洛理论运用经典案例
IBM创始人老沃森一生中有一半时间在旅行,一天工作16小时,几乎每个晚上都参加他数不清的员工俱乐部举办的仪式和庆典。
他乐于同员工交谈,当然不是以一个好奇的上司自居,更多的是以一位老朋友的身份出现--这是他那个时代人写下的记录。
但实际上今天我们还可以听到关于沃森先生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已经成为这个卓越企业的文化组成部分。
如“不关门”制度、俱乐部、简单化、布道、狂欢以及培训等等。
他的继任者小托马斯·沃森在《商业及其信念》一书中讲道:“IBM经营哲学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其三个简单的信条当中,我要从我认为最重要的那一条说起,那就是,我们对每个人都要尊重。
尽管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理念,但IBM为了实现这条理念,确实耗费了大部分的管理时间。
我们在此投入了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多的精力。
实际上,这一信条在我父亲的脑子里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沃森又说:“我们几乎每一种鼓励措施都是用来激发人们的热情的,我们早先强调人际关系并非受利他主义的影响,而是出于一条简单的信条--如果我们尊重员工,而且帮助他们自尊,这将会使公司的利润实现最大化。
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生理需求只是人们的最基本需求。
所以,在对待员工上,物质奖励只是最基本的奖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会更多地向求得社会认同和尊重这个方向努力。
反映在企业管理理论上,就是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一个再也没有改变的主题,就是对人的尊重。
在现在的企业组织中,已经没有比尊重个人更为普遍和明确的价值观了。
它要求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进行一种人性的回归,实行以尊重员工为核心的人本管理。
企业尊重工人的自尊虽不是出于利他的考虑,但这不影响管理上以人为本的基础。
企业与员工本来就是一种互相满足的关系。
一个赚钱,一个得到发展自己的机会、受到尊重,完全无可厚非。
只可惜,国内的企业对这个理念的引进并不是太早,要学的还很多。
五、结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企业家都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马斯洛理论。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原理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