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
——谈新课标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和模式
贵州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马开宏550001
摘要通过对《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对比,阐明了《新课标》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实验教学新要求新模式
《新课标》是我国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文件,其鲜明的特征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科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学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及要求,实验教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实验教学一直是物理学科特有的学科特点,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和基础。
课程标准理念改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从单纯为了学习知识验证理论、学习操作技能,转变为以全面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这样的物理教学目标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性质、内容和模式
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物理实验的要求
《新课标》不同于《教学大纲》之处,是新课标将原来实验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融合在内容标准之中,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再单独列出。
在《教
学大纲》中,对实验教学技能的要求只是简单的“初步学会……”,而在《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常常出现“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了解……”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使实验尽可能地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因为实验不仅是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作为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础,最后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好准备。
二、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要求
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因为实验不是为了训练学生某一技能,验证某个知识而设置的,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目标,《新课标》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验证…”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这就说明,在探究性学习中,对实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实验手段来探究已摆在了教学的首要位置,变“听实验、看实验、练实验”为“看实验、做实验、用实验”。
总之,《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是:对教师来说,要将实验作为实施新课程目标的工具、手段;对学生来说,实验既是一种技能,又是他们学知识,用知识,从而了解知识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的有力武器。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模式
1、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实验分成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演示性实验,一种是学生分组实验,前者定位于培养观察能力,后者着眼于培养操作技能和验证原理。
这种基本思想和教学目标决定了实验的性质和基本教学方式,比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分组实验虽然是学生动手,但实验目的、仪器准备、操作步骤、实验报告全部由教师预先设计好,学生仅仅是熟悉仪器,进行连接,然后按照步骤进行操作、观察,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结果。
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完全按教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与工人在车间中“照图施工”非常相似,缺乏学生自主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活动。
因此,学生做完实验印象不深,兴趣也不太大,久而久之对实验也就不太重视。
所以,《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把实验教学改革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同时课程标准并没有排斥更没有否定现有的演示性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小实验这样一种基本结构。
相反,在课程标准理念下,更有利于发挥多层次实验教学结构的教育功能。
在课程标准理念下,演示实验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只是应在演示实验中重视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尽量采用探究式的实验方式,应改变一切由教师准备好、设计好,广播操式的程序化实验;至于“随堂实验”则更要注入较多的探究式内容,包括让学生经历设计方案,选择仪器、制订步骤、设计表格、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评价分析等过程。
宗旨在让学生真正进入科学学习的状态和角色;在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实验或家庭实验,则有更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更多地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器材、家用电器和同学、家长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实验。
现在物质财富大大丰富,应鼓励同学们建立家庭实验室,许多废旧材料都是科学实验的好材料。
2、新课标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随着教改的深入,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许多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有“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分析结果”几个部分组成。
它能被众多老师和学生接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这种模式下,它把物理实验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它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到怎样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来展开,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知识的奥秘。
第二、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
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
但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创新?靠什么创新呢?于是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就向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挑战。
因为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活动。
现在教师经常有这么一种感觉:教师“一舌”可以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千层浪”,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
往往一个问题,学生可以设计出许多个实验方案。
第三、它注重探究的过程,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
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在没有结果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更注重的是过程,是思维方法,是科学品质的培养。
第四、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同要强调知识与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实验最能检验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
因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态度的形成这三者的统一。
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都亲身经历,都有收获,实验不再是少数尖子生的专利。
从教学实践来看,研究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
素质。
在教学中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