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商业化
B. 工业兴起
C. 腹地人口增加
D. 运输路线建设
2.第四阶段中,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主要是
A. f地理位置优越
B. 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C. 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
D. 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
【答案】1.D 2.B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第二阶段,a与b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较其他周边的聚落发展较快。

2.由图可知,a、b为港口城市,相对于f有更加优越的位置。

图中无法显示沿海港口的淤积,且沿海港口的淤积与f城市成为大都市无关。

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对f 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要使f城市成为首要大都市主要在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其他产业。

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 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 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岛上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

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3-4题。

3.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其根本原因是
A.脱离大陆较早
B.开发历史较早
C.环境比较单一
D.缺少大型天敌
4.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景观是
A.荒漠
B.草原
C.绿洲
D.森林
【答案】3. A 4. D
【解析】
3.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岛,由于脱离非洲大陆较早,生物进化缓慢,物种相对单一,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

4. 由图可知,孤猴集中分布区位于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景观是森林。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

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

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

当地多往北房,因其"避风又向阳"。

据此完成5-6题。

5.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房子半边盖——节约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
D. 房屋斜屋顶——收集雨水
6.为达到北房"避风又向阳"的要求,可以
A. 将中庭部分的面积变小
B. 北墙加厚,南向开窗
C. 把落叶树种改为针叶树种
D. 升高厦子房的高度
【答案】5.D 6.B
【解析】5.关中地区降水不多,房屋斜屋顶,主要为了收集雨水;此地风沙不大,不是为了阻挡风沙;房子半边盖,不能节约木材;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采光。

6.将中庭部分的面积变小不便于采光;北墙加厚,南向开窗;温带应该种植落叶树种,不适宜种植针叶树种;升高厦子房的高度会遮挡北房。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

据此完成7-8题。

7.上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引水杂质
B. 方便引水管自流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
8.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东南丘陵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
【答案】7.A 8.C
【解析】7.读图可知,引水卧管设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

8.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工程是为缺水严重且地形起伏比较大,有洪水灾害的山区设计的,最符合条件的是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水资源丰富,河套平原和藏北高原气候干旱,难以发生洪水灾害。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9-10题。

9.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西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B. 云南,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黑龙江,园地、耕地
D. 新疆,耕地、牧草地
1. 关于图中三省区正确的说法是
A. 三省区水域比重都小的原因基本相同
B. 甲省区耕地分布主要受水源因素的影响
C. 贵州省耕地面积广大,集中连片分布
D. 内蒙古其它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答案】9. D 10. B
【解析】
9. 根据图中内蒙古Ⅱ用地类型比重最大,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则可知Ⅱ为牧草地,黔为贵州的简称,贵州Ⅰ用地比重较高,仅低于林地,可知Ⅰ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该省区为新疆。

10.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省区为新疆。

气候较为干旱,大部分耕地围绕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边缘,近河流、水源地带分布,耕地分布主要受水源因素的影响。

内蒙古、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域比重较小。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分大量下渗,地表水相对缺乏,水域比重较小。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耕地面积较小。

图中显示,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占到15%以上,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2017年9月20日,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

全国落实保护面积15.50亿亩,其中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占划定面积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划定面积的88%;城市周边划定9740万亩,通过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

根据材料完成11-13题。

11.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
A. 摸清耕地分布家底
B.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D. 统筹我国城乡规划
12. 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
A. 保证城市农副产品供应
B. 限制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C. 限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
D. 促进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13. 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可能位于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答案】11. B 12. C 13. B
【解析】
11.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止任意占用耕地,影响粮食安全。

摸清耕地分布家底不是主要目的。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统筹我国城乡规划不是主要因素。

12. 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禁止乱占耕地。

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限制城市
用地无序扩张。

基本农田发展粮食生产,不能保证城市副产品供应。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农业人口迁入城市无关。

利于促进郊区农业健康发展。

13. 我国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的区域,应是平原面积广阔的区域。

北方地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耕地面积广,可能位于北方地区。

南方丘陵低山分布广,平原面积小。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不是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省区(最)可能是( )
A.辽宁 B.山东 C.上海 D.广东
15.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
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
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
【答案】14.D 15.C
【解析】
14.由农业结构组成可知,该省份可以种植甘蔗,由此可以推断出该省区为广东。

15.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到第三阶段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

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

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8题。

16.下列与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无明显相关性的是( )
A.地形
B.湖泊
C.盛行风
D.距海远近
17.图示城市分布区的地貌类型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冰川堆积
181.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主要是克拉玛依( )
①为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更大②规模大,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③农业生产条件差,从事农业人口少④城市起步早,第三产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6 D 17. B18. C
【解析】
16.由图可知,②地位于天山山麓地带的湖泊沿岸,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西北风,掠过湖面,水汽增加,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故②地降水量大于①地。

故D项正确。

17.图示城市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故B项正确。

18.克拉玛依为石油工业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产业,该地地处沙漠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从业人口少,故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

故C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