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1. 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2.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中()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A、“公”与“私”B、企业与个人C、政府与企业D、政府各部门3.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是()A、帕累托效率B、帕累托改进C、生产效率D、交换效率4. 市场缺陷包括()A、外部效应B、信息充分C、个人以权谋私D、个人一心为公5. 下列不属于政府缺陷主要表现的是()A、信息不灵B、工作人员以权谋私C、公共决策不能反映所有人的愿望D、交易成本6. 下列关于公共产品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B、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C、公共产品有地域(空间)范围的限制D、一种产品的非排斥性不是绝对的7. 下列关于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提供与公共提供相结合的方式B、公共提供的方式C、市场提供的方式D、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方式8. 教育属于()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特殊产品D、混合产品9. 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10. 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A、资源配置效率B、收入分配公平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11. 在弥补正的外部效应时,可供政府选择的有效对策是()。
A、征税B、补贴C、公共管制D、公共生产第二章1.政府的公共支出()。
A 只能用于提供公共物品;B 主要用于提供混合物品;C 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物品;D 只能用于提供部分私人物品2.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时,()。
A 社会成员都必须付出等价代价;B 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C 需要社会成员付出一定代价;D 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3.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混合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购买,而是等其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家所称的()A搭便车; B 免费乘车; C 免费租车; D 免费开车4.( )是指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能源、通信、交通等等公共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等基本品行业)的价格。
A 纯公共定价;B 管制定价;C 价格管制;D 市场性定价5.社会经济福利中,()是指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成员需要的物质财富。
A 公平问题;B 效率问题;C 效益问题;D 配置问题6.6.资源在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间合理配置的条件是()。
A 政府部门使用资源的边际效益==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B 政府部门使用资源的边际效益>>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C 政府部门使用资源的边际效益≥≥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D 政府部门使用资源的边际效益≤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
多选题:1.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有()。
A 平均成本定价法;B 二部定价法;C 负荷定价法;D 成本--效益定价法;E 最低费用选择法2.能作为混合产品的社会产品通常有()。
A具有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B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C 所有公共产品;D 在价格上不排他的私人产品;E 在价格上排他的公共产品3.财政学所关心的公共物品提供问题的核心是()。
A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间的恰当组合;B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代价;C 合理的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财政支出规模;D 私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E 公共物品提供的政治决策程序判断题1.成本易于核算,但效益却不易衡量,而且,通过此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不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
分析此类财政支出的效益,一般采用““成本--效益””法。
2.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时,社会成员都必须付出等价代价。
3.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选择。
4.公共定价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5.最低费用选择法多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项目上。
第三章一、选择题1. 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政府对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提供()。
A 免费的医疗服务;B 基本相同的公共医疗服务;C 有差别的医疗服务;D 一切医疗服务2. 财政在科学研究支出方面的重点不包括()。
A 基础理论研究;B 一般性应用技术研究;C 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科学研究领域;D 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应用型科研项目3.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是呈现一种()趋势。
A 扩张;B 收缩;C 不变; D不定4.从长期看,经济总体增长水平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应呈()关系。
A 不相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不定5.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
A 政府各级权力机关;B 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C 司法检察机关;D 行政管理机关6.国防的提供方式可以是()A 公共生产、私人提供与私人生产、私人提供;B 公共生产、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私人提供;C 私人生产、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公共提供;D 私人生产、私人提供与公共生产、公共提供;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一国财政收入的增加,相应增加行政管理支出也是自然的事;B 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没有刚性;C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投资性支出,直接创造财富;D 在财政支出不变或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用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不会有较大变化;二、判断1.从世界各国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体上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当然,其中有些项目增长较快,相对规模在上升,有些增长较慢,相对规模在下降。
3.财政对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公共产品。
4.行政和国防所提供的服务,是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行政和国防服务不能作为一种商品由市场来提供,而只能由政府财政支出来保证。
5.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的超长增长,并不总是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膨胀有关。
6.公共卫生的资金筹集主要由个人出资来解决。
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财政投资特征的是()A 政府投资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良性循环为目标,因此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的高低,但是,政府投资不允许亏损。
B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通常不进入竞争性领域,只能是对市场投资行为的补充;C 政府投资通常用于事关国计民生的公共工程和基础产业等大型项目与长期项目;D 政府投资是政府用以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2.基础产业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A 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经济部门;B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特定经济部门;C 具有显著竞争性特点的产业部门;D 具有明显内部经济效应当特定经济部门。
3.政府投资农业的内容不包括()A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B农业基本建设支出;C 农产品收购支出;D 农业事业费支出4.不属于我国19941994年成立的政策性开发银行的是()A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B 中国农业开发银行;C 中国银行;D 中国进出口银行。
多选题:1.以下属于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方式的是()A 政府筹资建设,免费提供;B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C 政府与民间投资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D 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E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不具备的特点是()A 可以在一切领域发挥作用;B 通常不进入竞争性领域;C 通常在竞争性领域发挥作用;D 一般不向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投资;E 只能是对市场投资行为的补充。
3.基础产业投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 投资规模大;B 投资效益高;C 投资效益低;D 投资收益慢;E 投资回收快。
1.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税收的收入差距扩大。
2. 社会保险的实质是让高收入的人去保障低收入人的生活。
3. 社会救济具有强制性,有收入再分配的含义。
4. 现收现付制的特征是下一代人承担了本代人的养老金。
5. 在完全基金制养老保险初创时期已退休或接近退休的人是受益人。
6. 社会保险的支付与收益是一种完全对应的关系。
单选题:1. 不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A 社会救济B 强迫储蓄C 社会保险D 医疗福利2.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的目的是()。
A 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化,创造的利润归全民所有,解决贫富不均问题。
B 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免费或部分免费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
C 通过强制性和资源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保障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D 主要考察税收收入是从哪里来的,哪些人负担的多,哪些人负担的少。
3. 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核心,覆盖面最广的是()。
A 社会保险B 社会福利C 社会救助D 社会优抚4.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应采用()。
A 现收现付式B 财政拨款解决C 部分基金式D 完全基金式5. 社会保障资金的资金来源应以()形式固定下来。
A 收税B 发行国债C 财政拨款D 个人自筹6. 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为()。
A 社会保险B 社会救济C 社会优抚D 社会福利多选题:1.社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特征包括()。
A 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B 风险较大的人要缴纳较高的保险费C 缴款与收益之间没有联系D 具有强制性2.社会救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取决于()。
A 征收的社会保障费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累进性B 社会救济金的支付形式C 对低收入者的保障水平D 低收入者的偏好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组成。
D 社会优抚E 商业保险4.政府对社会保险市场进行干预的理由是()。
A 私人保险面临的“逆向选择”B 私人保险公司降低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C 降低决策成本D 弥补市场的缺陷E 出于收入再分配的考虑第六章1(单选题)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受()的制约,这是财政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A 政府职能B 生产发展水平C 价格D 分配制度2.目前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的收入形式为A 税收收入B 国有资产收益C 国债D 收费多选题:1.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
A 经济发展水平B 生产技术水平C 价格D 分配制度E 政府职能2. 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