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译程序和策略——李长栓

口译程序和策略——李长栓

口译程序和策略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李长栓一、口译工作的程序1.接受任务2.索取有关会议资料背景资料日程安排发言稿主办单位介绍发言人简历其他与此次会议有关的资料3.详细阅读会议资料查找不懂的单词,制作词汇表查找重要的概念,熟悉有关行业知识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焦点,讨论问题的核心,各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如有习语、比喻、笑话等文化概念,仔细研究如何翻译4.会议开始前与发言人交流实际生活中的翻译不是为了考试译员的翻译水平,事后为译员打一个分数。

译员的作用在于帮助中外双方达到有效的沟通。

有些地方把从事翻译的人称为沟通者。

只要能达到沟通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合适的。

只要条件许可,最好与发言人沟通。

实际上,工作开始前与发言人进行沟通是专业译员正常的工作程序,尤其是译员对发言人口音或发言内容一无所知时。

沟通的目的包括:了解讲话要点,有无幽默、笑话询问阅读材料时不懂的地方熟悉口音商定翻译的速度、节奏消除紧张心理5.翻译活动6.活动后总结会后可以把会前和会议期间遇到的重要词汇归纳整理,供以后参考二、如何有效利用因特网作准备(见网文《因特网在翻译中的妙用》)三、如何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根本听不懂怎么办?如果是普通的对话都听不懂,先别急着去作翻译,先练习听力如果是专业方面的原因,上场前多做准备如果是对方口音太重(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语速太快,请对方说慢一点2.翻译中有个别地方没有听懂是否可以请发言人再说一遍?毫无疑问,可以。

首先,任何人都有听不懂的时候,即便是听自己的母语。

请你回忆一下,实际生活中,用母语交谈时,有多少时候你没有听清,要求对方再说一遍?这时候对方是否觉得你的理解能力很差?这是否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第二,听外语时,听不懂更是毫不奇怪的事情,请对方再说一遍,同样也不奇怪。

讲话人应当理解,听众也应当理解。

如果听众里面传出笑声,要泰然处之,不要理他们。

说明听众对翻译的无知。

第三,听不懂怎么翻译?怎么达到沟通的目的?当众承认自己没听懂,请发言人再说一遍虽然丢面子,但总比因胡翻而丢饭碗要强得多。

多问一次,达到了沟通的目的,听众自然会原谅你。

3.口译中遇到不懂的词怎么办?如果不是关键词,不妨碍理解整体意思,可以不翻如果是关键词,不翻译出来就无法理解所表达内容,则必须要求发言人解释,或询问与会者有没有知道这个词或这个词的汉语翻译。

与会者中经常有通晓英文的专家,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4.是不是每一个听不懂的词都要问?不是。

如果某一个词听不懂,不影响对整体意思的把握,就不用问。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要听懂对方的话,是否要懂每一个词?如果是关键词没听懂,影响了意思的理解,一定要问5.听不懂的地方太多怎么办?如果每一次翻译都是这样,说明你做翻译不称职,下一次就不要做了如果你已经是水平最高的了,就要想办法达到交流的目的:请对方每段说得短一点(有时候长一些更容易抓住意思)请对方不要用专业术语,用白话英语:Sorry, I can’t und erstand the technical terms, will you please explain these in plain language?如果还想继续做下去,下次多做准备:背景情况、术语、专业知识等6.问得太多是不是不好?当然不好。

适当的提问会使听众觉得译员工作态度很认真;过多的提问会引起听众对译员能力的怀疑。

翻译中要求澄清某些内容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避免过多提问:充分准备不懂的词绕过去翻译,实在无法绕过时再问逻辑的某一环没听清楚,可以根据逻辑关系再造语言片段自己编造。

可能会因此丢掉饭碗。

要少用,慎用。

7.听到的每一个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怎么办?不理解的原因可能是没有集中精力听,没有抓住讲话与前文的内在逻辑你知道某些词的一般意义,不知道它的专业含义你不知道讲话人说话的背景你不知道讲话人为什么要说这段话,通过这段话达到什么目的解决方案有请对方再重复一遍加强对专业术语的敏感度,如果怀疑某个词有特定含义,问讲话人:What do you mean by …in this context?请对方对背景情况作进一步的解释问对方:What’s yo ur point?听到这句话,对方可能会说:I am coming to that.这时你先把刚才听到的话直译出来,并告诉听众,讲话人马上要解释它的意思8.没听懂怎么办?请对方再说一遍自己根据情景再编一个故事(在场的没有其他懂英语的人;要编得合情合理,否则不懂英语也能听出来)自己胡编乱造(可能下次就失业了)9.听不清楚怎么办如果是外部干扰太大(噪音、回音),请组织者降低噪音,或要求站在或坐在发言人身边如果是对方讲话语音含混不清,请对方说慢一点10.外国人说话口音很重,听不懂怎么办?为避免口音带来的问题,可以事前与发言人接触,熟悉他的口音预先获得发言要点。

对发言人讲的内容心中有数,发言人有点口音也不成问题如果口音实在太重,根本无法理解,让发言人事先把发言稿写好,到时候照稿宣读,你照稿翻译如果没作任何准备,由于口音导致只听不懂,可以请对方多说几遍请能听懂的另一个外国人先翻译成标准英语,你再翻译听懂多少,翻译多少11.遇到外部干扰,听不清楚怎么办?要求组织者消除干扰如果你距离发言人较远,大厅音响效果不好,听不清楚,要求组织者把你安排在发言人旁边如果组织者不考虑你的要求,拒绝为他们翻译12.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方提出的问题,中方有不同的理解,回答得文不对题怎么办?为避免回答文不对题,在翻译问题时,你如果意识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会造成理解偏差,你应当把文化背景补充出来,并告诉中方要了解的情况是什么如果翻译问题时没有料到中方会不理解,可以采取以下做法照翻不误,外方的人可能会把自己的问题再问一遍打断并提醒回答问题的人,外方希望他回答什么如果你意识到中方是故意回避这个问题,则只须照翻即可13.外国人问了一个问题,中国人回答时扯得很远,无关的话是否要翻译?如果你可以断定某些话是无关的,可以不翻。

只翻译外国人需要问到的地方。

因为如果你翻译出来,外国人听了会觉得不知所云,以为是翻译没翻好外交场合要慎重,也许这样回答是故意的14.中国人回答问题时,说得很多,是做总结性翻译还是直译?把重复的东西概括总结,无关紧要的话删除,做到逻辑和要点清楚15.翻译时是否可以补充或省略发言的内容?如果译员认为有助于达到翻译的目的,可以补充、删减、甚至修改讲话的内容。

例如,如果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可能造成译入语听众理解困难,译员就可以补充有关背景知识;如果译员认为讲话人的发言重复、罗嗦,可以摘要翻译;如果译员觉得发言人对某一个问题的回答文不对题,译员可以:1)照译不误,如果译员认为讲话人是故意回避某一问题;2)提醒讲话人对方问的问题实际上是什么,向讲话人暗示回答不确切,希望讲话人作出合适的回答;3)不译讲话人的话,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知道答案,觉得有无任何风险);如果谈判双方发生了不愉快,说了气话,译员翻译时可以软化语气,甚至不翻译令人生气的内容,除非发言人坚持要求你照直翻译过去,或者双方真是不想谈了。

16.是把发言人的每句话都翻译出来,还是翻译出要点?视情况而定。

如果翻译要点足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就翻译要点。

另外,是否做笔记,对翻译方法也有很大影响。

做笔记时,倾向于把所有内容都翻译出来;不作笔记时,更容易抓住要点,进行翻译17.发言的意图不清楚怎么办?照直翻译,希望听翻译的人知道指的是什么要求讲话人澄清讲话的意图18.发言人的语气翻译不出来怎么办?事先了解发言人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是恰当翻译讲话语气的有效手段如果无法找到表达语气的方法,可以只翻译信息由于文化差异和我们英语能力不足,有些表示讽刺、轻蔑、嘲弄和强烈情感色彩的话语难以有效传达19.英汉翻译中口气如何判断?根据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对发言人的立场、观点、态度地了解等,判断发言人是平铺直叙,还是话中有话;是诚恳,还是傲慢;是实事求是,还是讽刺挖苦20.生气的话是照直翻译还是减缓一下语气?译员的作用不仅仅是翻译。

他的作用是帮助达到对话双方的最终目的。

如果你知道双方不希望谈判破裂,说的是一时的气话,要缓和语气;如果是对对方的严词谴责,要照直翻译译员有时还可能要承担替罪羊的角色:讲话人说错了,非要赖翻译翻错了。

要忍受。

21.如何翻译笑话?涉及到文化差异的笑话很难翻译。

一些有经验的发言人,会主动找到译员,事先告诉译员他要讲的笑话,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向这些人致敬由于文化差异,译文可能丧失幽默。

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编一个笑话讲给大家听(如果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据说,一个外国人到日本演讲,说了一个很长的笑话,但感觉到译员没说几句话,听众就哄堂大笑,觉得奇怪,问道:“请问日语怎么这么简练?”译员回答说:“我没有听懂。

我只是说,这个人刚才说了一个笑话,我没有听懂,请大家给个面子,笑一笑吧。

”22.需要适应多长时间,才能克服翻译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因人而异翻译中的紧张情绪,可能有几个起因不知道发言的内容,心里没底场面很大,感到翻译不好有压力自己不习惯在公众面前讲话解决办法提前想办法获得发言人的发言内容(提纲,演讲稿等)提前于发言人交流集中精力听讲话人的发言,不要想听众如何评价你,越想越听不懂四、记忆和笔记问题1.原文记不住怎么办?记不住的原因可能是专业不熟悉,听不懂听懂了,没做笔记又忘了解决办法提前做好展业方面的准备做好笔记2.前边的记住了,后边的忘掉了怎么办?如果现场不允许你做笔记,可以让发言人再重复一遍自己根据逻辑补充出来不译,等发言人说下一段时,你可能会想起来,再补充翻译出来如果现场允许做笔记,最好做笔记,这样就不会忘了3.如果说得太长,记不住怎么办?事前与发言人商定不要说得太长做笔记如果条件不允许做笔记,要设法抓住讲话人的逻辑如果没有做笔记,只好请发言人再重复一遍4.笔记是否记得越多越好不是。

笔记是理解基础上的笔记。

没有听懂,记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因为这时记下来的只是孤零零的单词,毫无逻辑联系,翻译出来的话当然也会文理不通。

笔记是帮助记忆的手段5.口译中是如何速记的?口译员所做笔记不是速记速记有一整套符号规则,它以语音为基础,记录发言者全部的发言内容,目的是会后整理为书面资料译员的笔记虽然有一个大概的格式,但具体的做法因人而异,每个译员根据自己的习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和体系。

它使用符号,但不是很多。

它记录的不是语音,而是意思。

它的目的是帮助译员回忆起刚刚讲过的内容。

笔记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否则笔记毫无意义6.如何做笔记?笔记格式有几个要点纵写内缩列表分隔如下面一段话At least four factors, however, suggest that China's compliance with its WTO obligations could be somewhat problematic. First, China's WTO commitments in services - including telecommunications, finance and distribution – will be more challenging to implement than those for goods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China’s goods market is already relatively open. By contrast foreign investment in many parts of the service sector has remained heavily restricted. For example, with few exceptions,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in China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offering banking services only to foreign customers. As a result, although there are more than 150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in China their share of total financial assets in China on the eve of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was only 1.5 percent. Most of the restrictions that have limited foreign bank expansion will be eliminated five years after China entered the WTO, i.e. December 2006. Thus China’s real market opening under the WTO will be more in the services sector than the goods sector.可以这样作笔记But至少4因:中守W问题1st,commit/service:telecom金零+challenge/goods∵中商市已开相反FI/服务s限制eg(few例外)外银行/中仅->外客户∴tho有+150外行/中But资产/W前仅1.5%most限/外行×->5y=06/12∴中real市开/W服务×品大家可以看到纵写:句子的每一个成分占一行内缩:下一行比上一行向右缩进列表:并列的成分纵向排列整齐分隔:每一个意思群落下划一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