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客乘车须知

乘客乘车须知

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则
状态:失效发布日期:1984-01-14 生效日期: 1984-01-14
发布部门: 公安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已变更)
发布文号:
为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维护乘坐车、船秩序,保障乘客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凡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列车、旅游客车、出租汽车、索道缆车以及城市水上客运船只等的乘客,都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二条维护乘坐车、船的秩序:
(一)乘坐车、船,应在站台(或者靠近站牌的人行道上)、码头上排队,依次候乘;
(二)上下车、船,须待车、船停稳后先下客后上客,依次登乘,不得拥挤,不得翻越栅栏、抢上、爬窗、拦车、扒车,或者在船只已离岸时眺船;
(三)赤膊者、醉汉、无人护送的精神病患者,不得乘坐车、船;
(四)谦让老、幼、病、残者以及孕妇优先上车、船,主动给他们让座位;
(五)乘坐车、船时,不得将头部和手臂伸出车、船外,不得躺卧、占据和踩踏座席,不得打闹、斗殴;
(六)在车、船运行中,不得进入驾驶部位和其他有碍安全的部位,不得与驾驶员谈笑或者催促驾驶员赶路;
(七)在车、船内,不得吸烟、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八)乘坐车、船时,应当遵守公共道德,注意礼貌;
(九)车、船在运行途中,因故障不能继续运行时,乘客应在乘运人员的安排下,换乘其他车、船,不得自行开启车、船门,强行上下;
(十)车、船到达终点站后,乘客应当离开车、船,不得随车、船返乘或者在终点下车站、码头上车、船。

第三条乘客应爱护公共交通车、船,不得损坏和随意搬动车、船以及站台、
码头上的设备和设施。

第四条乘客应当按照规定购买车、船票,并接受乘运人员的查验:(一)乘客登乘车、船后,应主动购票或者出示月票,身高超过一米十公分的儿童应购票;
(二)每一乘客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超过一米十公分的儿童,免费乘坐车、船,超过一名的应购票;
(三)儿童集体乘坐车、船,应当按实际人数购票;
(四)越段超乘的,按超乘段数补票;
(五)无票乘坐的,按该车、船次全程票价补票;
(六)使用废票乘坐的,按该车、船次全程票价的一倍补票;
(七)使用过期月票的,自票面月份的次月一日起补票,冒用、涂改和私换月票上像片的,自当月一日起补票,补票办法均按所乘线路全程票价每日往返一次计价,补至发现日止,月票收回;
(八)拒绝乘运人员验票的,按无票乘坐的补票;
(九)车、船票限当次乘坐有效,但由乘运人员安排换乘的,所持车、船票继续有效;
(十)车、船票出售后,不予退票。

第五条每一乘客可以免费携带重量不超过二十公斤的行李包,超过重量的应购同程票一张。

第六条乘坐车、船,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和有碍乘客安全和健康的物品。

乘客携带易碎物品,应当妥善包扎和管理,不得有损其他乘客;物品损坏,由携带者自行负责。

第七条乘客在车、船内拣拾到其他乘客的物品,应交乘运人员或车站、码头
调度人员处理。

乘客在车、船内失落物品,可以向车站、码头查询或认领。

第八条凡违反本规则,造成城市公共交通设备、设施损坏和其他乘客、乘运人员财物损失的,应负责赔偿。

如果发生赔偿损失责任纠纷,由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处理。

第九条凡违反本规则,扰乱公共交通秩序、危害运行安全,不听劝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提请司法机关处理。

关联法规:
第十条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版公交车船乘坐规则3月1日实施 14类行为被禁止(全文)
2013-02-27 09:14:00来源: 人民网(北京)有0人参与
旧规“禁饮食”新规“禁进餐”但可喝水吃零食
3月1日起,新版《武汉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及轮渡乘坐规则》将正式实施,实施10年多的旧版《武汉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则》同时废止。

昨天,市公交办公布了新版乘坐规则的具体内容。

公交上禁止饮食改为禁止“进餐”,公交族最反感的带狗上车、青壮年占用老弱病残孕专座、用随身物品占座位等行为,在新规则中均被禁止。

公交拒绝捎带9种人
新规则将禁止乘坐公交车船的人群,从旧版的“赤膊、醉酒或者无人监护的精神病患者、无成年人带领的学龄前儿童”等四类,扩大到以下九种:
醉酒不能自控者;无人护送的学龄前儿童;无人陪护的精神病患者;赤膊、赤足、穿拖鞋者;烈性传染病患者;携带易燃性、易爆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者;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者;携带物品长度超过1.8米,或重量超过50公斤,或占地面积超过0.5平方米者;携带犬类或其他有碍他人安全与健康的动物者。

【解读】禁止携带的犬类不包括导盲犬。

市公交办解释,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携带导盲犬可以乘坐公交车船。

禁止14类行为
新规则明确禁止以下行为:进入驾驶室、坐引擎盖和其他有碍安全的部位;与司机闲谈和催促司机开快车,随意要求停车上下;自行开关车门及操作其他车内安全设施;将身体任何部位及携带物品伸出车船外;编织针织品、削水果等;非老幼病残孕者占用老幼病残孕专座;用携带物品占用座位或堵塞通道;躺卧、蹬踏或在座位上站立;吸烟、进餐、打闹喧哗;在车船内乱吐痰、乱扔杂物,向车船外丢弃物品;在车船上乞讨、卖唱、兜售商品、散发广告;污损、破坏车船设备及服务设施;辱骂、殴打驾驶员和乘务员;双层车行驶时上下楼梯。

【解读】去年,武汉公交出台车船内禁止饮食的规定,新规则改为禁止“进餐”。

市公交办负责人说,这是根据民意做的修改。

市民反感的是在车厢内过早、吃热干面和汤粉等有异味的食物,而不是喝水、吃零食等行为。

因此,改为禁止进餐更贴切。

空调车不开空调乘客可拒付车费
新规则规定,公交车船出现以下4种情况,乘客可不付车费:
未按照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车费;不出具或者未配备符合规定的车、船票凭证;高等级车未按规定开启空调或换气设施;使用乘车IC卡的乘客遇电子读卡机发生故障无法使用。

同时,每名乘客只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乘坐公交,如果携带的儿童超过1名,应按超出人数购票。

对持无效乘车凭证或冒用他人乘车凭证的乘客,司乘人员可以要求其补交车费或拒其乘车。

对伪造、变造、倒卖乘车凭证者,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解读】市公交办解释,当公交车船的刷卡机发生故障无法使用时,只有持乘车IC卡的乘客可以免票,投币的乘客仍需购票,无理由不付车费。

乘车过程中,如果刷卡机修好,IC卡乘客也需补刷车费。

有些行李要补票有些行李拒上车
旧版规则笼统说:“禁止超长、超宽和批量货物乘坐公交车船。

”究竟多长、多宽?概念模糊,实际执行中不好把握。

新规则对此补漏:从长、宽、体积、重量等方面,对哪些物品可以免费携带,哪些需补票,哪些禁止上车,定下了具体标准。

单件重量不足20公斤或单件面积不超过0.3平方米的行李物品,可免费携带上车;单件重量超过20公斤不足50公斤,或单件面积超过0.3平方米不足0.5平方米的行李物品,应按相应的同程票价付费;而长度超过1.8米,或重量超过50公斤,或占地面积超过0.5平方米的行李物品,不能携带上公共车船。

(记者胡蝶通讯员李菊华刘宝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