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仓地质说明书

水仓地质说明书

5、发现透水预兆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向调度室报告。
6、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并确保能正常使用。











最大涌水量
5.7m3/h
正常涌水量
3.1m3/h
煤 尘
煤尘具有爆炸性
瓦 斯
绝对涌出量0.21m3/min。
煤的自燃
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属Ⅰ-Ⅱ级
地 温
年平均气温18.7度
间题

建议
1.根据三维物探资料确定的断层有待进一步探明其走向、倾向、落差及富水性。
老底
泥岩
10.05m
泥岩为灰黑色,平坦状断口,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主要成分为泥质及其它陆降碎屑物质泥质胶结。f=3~4。






副斜井井底水仓位于井田中部首采区,受断层和其它构造的影响,位于F2断层的尖灭处,岩(煤)层倾角8-23°,平均倾角<15°。由于四周的围岩均已揭露出来,根据已揭露的岩层看本地带地质构造简单,没有含水层,没有采空区,及小窑的存在。
2.巷道接近预计的断层构造带时,要进行导富水性探查。
3.排水设施完善,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矿井防治水害的原则,本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性弱,一般不可能产生水害事故,对矿井产生突水事故的主要可能为老窑、采空区积水,开采靠近时应引起注意,并在井下采煤时,掌握突水征兆,其征兆有以下几点:(1)煤层发潮发暗,正常情况下煤层是干燥光亮的,当有水渗入时,使之潮湿变暗,说明附近有积水。(2)煤壁出汗,煤层是隔水的,当煤层附近和其上方存在有积水,使得煤壁温度低于巷道空气温度,在冷热交换作用下而出汗。(3)工作面温度低,迎头必有积水区,当煤层渗透进水后,吸收热量而使工作面温度降低。(4)煤壁挂红毒气增生,注意积水老窑,积水年久,煤质变松,裂隙面生锈,由于积水年长日久,水渗入裂隙中挤出气体,这些气体如硫化氢、沼气等在未采掘前被迫压缩于裂隙中,巷道开拓后,获得释放,溢水巷道。上述突水征兆一经呈现,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查明情况,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副斜井井底水仓地质说明书
施工单位: 中煤三十一处梗阳项目部
编制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岩(煤)名称
11煤底板
水平名称
采区名称
首采区
工作面名称
副斜井井底水仓
地面标高
(m)
1464~72
工作面标高
(m)
1288
地面位置
该掘进工作面地面位置位于副斜井井口东南800~1000m的范围内,地表为山脉和山沟。


1.副斜井井底水仓预想剖面图1:1000
2.副斜井井底水仓综合地质柱状图1:500
3.副斜井井底水仓平面位置图1:2000
3、断层水:施工中可能揭露落差小于5米的断层,会有3m³/h的淋水。
4、无封孔不良钻孔,不受封孔不良钻孔水威胁。
二、涌水量预计:
Q正常=KF×F=54.35×3.86=3.1m3/h
Q最大=KF×F=97×83×3.86=5.7m3/h
三、防治水措施:
1.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要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加强构造附近(断层、裂隙发育带、褶曲轴部等)、冲刷带附近水情的探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撤离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同时汇报调度室,经分析无水害威胁后,方可恢复掘进。
根据物探资料和钻探揭露,推断对本工作面有影响的断层如下: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 质
落差(m)
对掘进影响程度
F2
NW-NE
E
50
逆断层
70
较大












一、水文地质条件
副斜井井底水仓位于井田中部首采区,西距主斜井800m。水地质类型为裂隙岩溶类简单矿床,影响掘进的含水水源主要为11煤顶底板砂岩水、石灰岩水。
2.《地质精查勘探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有待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的校对,核实。
3.首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由于断层构造的切割,而形成不同的水文地质块段,应选择适当的位置。
4.由于断层等构造发育,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瓦斯检测,查明是否存在瓦斯异常区。
5.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接近预计的断层构造带附近时,应加强水文地质的探查工作,以防断层垂向裂隙发育,隔水层厚度不足,而发生溃水、溃沙事故。
井下位置
及四邻
采掘情况
该掘进工作面井下位置位于井田中部,西距主斜井800m,11煤位于山西组底部,煤层厚度0-3m,尚未开拓开采。
走向长(m)
倾向长(m)
面积(m2)
可采:





煤(矿)层
总厚
(m)
0—3
2.5
煤(矿)层结构
煤(矿)层倾角(°)
8-23
简单
15
巷道开门点岩层层位为11煤层底板,该掘进工作面为穿层全岩巷道,岩性为粉砂岩,泥岩,硬度系数f=3-5。3煤上距K2灰岩9m,下距距奥灰60m左右。
1.顶底板砂岩水:粉砂岩、泥岩平均厚5m,富水性不均一,为弱含水层。巷道掘进时会有少量砂岩水以滴水或淋水的形式涌出。
根据地质精查勘探报告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顶、底板砂岩正常涌水量3.1m3/h,最大涌水量5.7m3/h。
2.奥灰水:下距奥灰岩60m,奥灰水水位920m,水仓底板变高1288m,不受奥灰水影响。







顶底板情况
岩石名称
厚 度
岩 性 特 征
老顶
粉砂岩
4m
灰黑色,薄层状,局部夹细砂岩薄层,含植物化石。f>5。
直接顶
泥岩
12m
泥岩为灰黑色,平坦状断口,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主要成分为泥质及其它陆降碎屑物质泥质胶结。f=3~4。
直接底
细砂岩
3m
深灰-灰色,石英为主,富含暗色矿物,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中等。f>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