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效率管理规定

生产效率管理规定

生产效率管理规定
一、目的:
通过对生产效率及用工标准的考核,进一步挖掘设备潜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职责:
1、生产车间负责加强设备检修和生产锭位管理,准确统计设备生产工时、计划检修工时、非计划停机工时等,及时掌握各生产线(机台)日产量,出现异常及时报告生产部并跟踪处理。

2、生产部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检修及锭位管理,生产效率异常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解决,审核设备生产工时、计划检修工时、非计划停机工时等数据并报企管考核。

三、管理规定:
1、公司根据设备、生产品种特点定出各品种具体的生产效率、日产量定额和用工标准(见考核指标),并依此对车间进行考核。

2、生产车间加强生产过程的锭位管理,每天关注各机台的日产量,若某机台连续 3 天日产量均低于定额指标,车间应报告生产部并跟踪查找原因,直至问题解决。

3、公司根据设备计划检修情况定出各类设备利用率(见附表1),车
间实施设备计划检修时应尽量集中人力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避免停机过夜现象,检修完毕应及时通知操作工恢复生产,并做好检修时间记录。

4、发生非计划停机时,车间必须通知调度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修,同时做好检修工时
记录。

5、新产品试制严格按试制方案执行,试制完毕应及时恢复生产并做好相关工时记录
6、对组件、品种超计划更换、技术改造、停外电、断料等因素造成的停机时间,生产车间和调度均必须做好详细记录。

7、机台收尾时,最后一批产量及相应的工时不考核。

8、长时间停机后重新开机生产时,生产部应制订详细的开机计划和开机费用,确定恢复正常生产时间,月底报送企管考核。

9、生产车间每月底准确统计各生产线(机台)产量工时记录表(见表2),同时将需要核减产
量和工时的因素报告生产部,经生产部审核后报送企管考核。

四、考核:
1、生产效率考核:
计划生产效
=1(品种实际产量品种计划效率)
送品种实际产量
1(品种实际产量品种实际效
实际生产效
率=
无品种实际产量
某品种实际效
=
实际产量
生产工时“ 24理论日产量
某品种生产工时二计划总工时该品种工时实际总工时该品种丄时
计划总工时二生产天数X 24X设备台数-计划停机工时
实际生产效率每比计划生产效率低1%,则扣车间1000元;实际生产效率每比计划生产效率高1%,则奖车间500元。

2、车间生产需要人数考核(见经济责任考核方案)
附表1 设备计划检修时间
注:若当月未安排DTY机保养,计算生产效率时则不核减该项时间
附表2 各生产线(机台)产量工时记录表
审核:制表: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