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教案(下册)资料

初中化学教案(下册)资料

初中化学教案(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二、合金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

(2) 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旧知的回忆、家庭小实验及录像 发生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实验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存在和用途 1 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 设计实验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 (2)通过对金属与氧气、稀硫酸(稀盐酸)、盐溶液反应的三步实验探究,逐步完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使学生感到水到渠成,易于接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布置家庭小实验(见下)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提示:重点观察各金属表面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小于铝的是()A.Zn B.K C.Cu D.Mg2、某同学为判断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1)将金属B放入C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C(2)将金属B放入酸中,看能否置换出酸中的氢(3)将金属A放入B的盐溶液,看能否置换出B(4)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A你认为上述可以不做的实验是()A、(1)B、(2)C、(3)D、(4)3、《教与学》P21 12(2改成B是常见的金属,请写出它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4、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A.金的熔点高B.金的硬度大C.金的密度大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5《教与学》P20 1、2表一活动与探究一:表二活动与探究二:活动内容及步骤实验现象预测情况记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第二课时课堂练习:《教与学》P21 7、6、5、4、8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材料、资料、准备演示实验8-3、课件制作实验用品:具支试管20×15(3支)、铁架台(2)、酒精灯(2个)、防风罩一个、磁铁浓硫酸、甲酸、澄清的石灰水等。

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金属矿石图片、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教学过程]一、铁的冶炼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教师]课件展示--铁的用途[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的?[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利用多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阅读介绍]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3.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教师] 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演示实验]P17页—[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教师]展示图片步骤:把部分装置连接好,然后取5mL浓硫酸倒入,再加入5mL的甲酸,3g Fe2O3塞紧橡皮塞,浓硫酸和甲酸混合会放热,反应开始。

如果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够再用酒精灯加热。

看到石灰水中的气泡连续均匀时,把尖嘴管的点燃,再给反就物加热。

反应2~3分钟,红色粉未变黑时,用磁铁靠近试管底部。

效果比较明显。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步骤:气—灯—灯—气。

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反应方程式。

介绍炼铁的原理开拓学生思维[教师]课件展示—我国钢铁产量变化[小结]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炼铁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学生]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由设问把学生心中所思明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一.铁的冶炼1.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 设备:高炉 3. 原理:3CO+Fe 2O 3高温2Fe+3CO 2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解一: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160 2×56800t x562160 =xt800x=160800562t⨯⨯=560t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答: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

解二: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160 2×56 1000t×80% 96%x562160⨯= x tt %968001000⨯ x=%961608001000562⨯⨯⨯⨯tt =560t答: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

[练习]1、①生铁②赤铁矿③氧气④空气⑤石灰石⑥生石灰⑦无烟煤⑧焦炭。

炼铁高炉中投放的基本原料是以上物质中的哪几种( )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④⑤⑧D 、①③⑥⑦2、炼铁用的铁矿不仅要选用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

常见的铁矿有:磁铁矿(主要成份Fe 3O 4)赤铁矿(主要成份Fe 2O 3)褐铁矿(主要成份2Fe 2O 3.3H 2O )菱铁矿(主要成份FeCO 3)黄铁矿(主要成份FeS 2)你认为最适宜炼铁的矿石是 ,理由是 。

3、某炼铁厂每天生产纯度95%的生铁70t ,问该厂每天最少需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含Fe 2O 3)多少吨?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二、金属资源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倒去溶液。

2.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3.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4.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

5.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水和氧气同时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