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6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261无机酸2611、无机碱2612、无机盐2613、有机化学原料制造2614和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9五个细分子行业主要产品包括“三酸两碱”(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纯碱),电石、三烯、三苯、乙炔、萘等产品。
基础化学原料上游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原盐等大宗商品,本身主要作为生产下游衍生化工产品的中间投入。
行业痛点: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面临的结构性和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第二,资源环境代价过高.肥料制造 262肥料制造行业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其他肥料制造六个细分行业, 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其他肥料占比低于2%化肥工业上游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钾矿、磷矿等大宗商品,产品90%用于农业,10%用于工业。
其中,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0.36∶0.18。
行业痛点:氮、磷肥自给率在110%~120%之间,由于我国国内可溶性钾盐资源严重不足,钾肥自给率不足6成,BPC和Canpotex两大钾肥贸易组织垄断全球9成以上的折纯产能,至2015年我国化肥需求量将达到6610吨,优化产业布局,在云、贵、鄂、川等磷资源产地建立完善大型磷肥基地建设,依托青海和新疆钾肥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钾肥基地,促进基础肥料向资源产地和优势企业集中农药制造 263化学农药制造和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两个细分子行业,从生产环节来看,农药制造又可以划分为原药和制剂两个环节。
行业痛点: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第一,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大型农药生产企业仅有9家,占行业全部企业总数的比重为1.16%;CR9为11.82,而全球前CR8大于80%。
第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农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以国内需求为主,增速较为平稳。
2010年全国农药出口量为61.3万吨,占同期产量的26.2%。
第二,季节性突出。
与化肥相似,每年的4~10月为消费旺季。
同时,短期消费量受梅雨等天气因素影响较大。
第三,过度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2015年,我国农业工业将着力完成以下任务:第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鼓励实施兼并重组,力争到2015年,前 20 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在全国形成3-5 个规模适度、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水平较高的农药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品种,高毒高残留品种比重由2012年的5%下降至3%。
第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加大农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开发。
第三,开发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264涂料制造、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颜料制造、染料制造和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五个细分子行业。
其中,涂料行业是最大的细分子行业,2010年涂料产量占全部产量的68.4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涂料及染料生产国。
涂料方面,2009年,我国涂料行业总产量达到755.44万吨,一举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染料方面,从2006年开始,我国合成染料总产量达到115.6万吨,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3,目前已经超过60%。
从供给集中度来看,该行业大型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占比仅为3.67%,是所有化工细分子行业中占比最低的。
但从细分产品来看,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如在分散染料领域,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和杭州吉化三家占据74%分额;而在活性染料领域包括闰土在内的四大企业占总产能比重超过85%。
我国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大而不强,环境污染严重。
大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如我国风电叶片涂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从环境污染来看,2011年来全国已经发生多起因本行业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如2008年东营杜邦污染事件。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刻不容缓。
我国涂料、油墨及颜料制造行业将加大环境友好型、特种功能高档涂料及新型含氟染料生产,并在颜料等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减少重金属排放,建设循环经济,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合成材料制造 265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和其他合成材料制造四个细分子行业。
合成材料的上游是乙烯、丙烯等大宗石化产品,下游涵盖基建、家电、房地产、汽车制造、塑料工业等行业,用途极为广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生产国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合成纤维年均增速分别为15.3%、13.1%和11.4%,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长率,至2011年产量分别达到4798.3万吨、348.8万吨和1771.6万吨。
但是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合成材料以通用合成材料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而工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在高端牌号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领域缺乏国际先进水平的自有技术,聚碳酸酯、己内酰胺等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产品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从集中度来看,合成材料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
截至2011年年底,全行业共有企业2079家,其中,大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88%和10.25%和87.88%,行业整体平均工业销售产值仅为5.19亿元,“低、小、散”问题仍然突出。
部分行业情况略有差别,如轮胎行业,截至2010年年底,行业CR10已经达到70%,2011年进一步提升。
从原料供给来看,随着国内大量乙烯装置逐步投产,原料瓶颈已有较大缓解。
但我国乙烯制取主要以电石法为主,相对于中东等地区的石油路线,存在成本高、污染大等突出问题。
我国合成材料消费需求旺盛。
“十一五”期间,我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别主要产品的需求增速分别为9.77%,13.4%和8.15%。
从对外依存度来看,2011年合成树脂对外依存度为35.7%,而ABS树脂高达54.86%。
排除中东地区产能扩张引起的海外倾销外,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也表明国内产能在产量、价格和产品结构方面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合成材料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建材等领域。
从需求变化特点来看,下游需求与宏观经济呈现较高的关联度,但季节性并不明显。
从外需来看,轮胎是主要出口产品。
全国约有40%左右的轮胎产量用于出口,而其中三分之一出口美国。
近年来,中美围绕轮胎产品发生多次贸易争端。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266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专项化学用品制造、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动物胶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和其他专用化学品制造8个细分领域受下游需求旺盛、进口替代以及技术壁垒较高等因素带动,近年来我国专用化学品行业发展迅速。
2009年,专用化学品占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利润总额占比达到31%,首次超过化学原料生产行业,成为化学工业中产值最大的细分行业。
从产品层面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塑料、有机硅单体以及聚四氟乙烯三种产品的年均需求增速达到11.7%,14.9%和13.4%,明显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速。
但是,我国专用化学品生产行业也存在技术水平较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方式粗放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
以精细化率而言,我国精细化率仅有40%左右,远低于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先进发达地区60%-70%的水平。
相当一批关键性的、技术水平较高的专用化学品,如六氟磷酸锂仍然大量依赖进口。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专用化学品行业大型企业仅占全部企业总量的0.4%,而小型企业占92.62%,行业集中度较低。
但就某一特定细分产品来看,少数企业可轻易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
全球层面,日本森田化工、关东电化和SUTERAKEMIFA三大厂商占据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的85%;而国内最大的松节油生产厂商青松股份的合成樟脑占全国产能的45%;国内最大的间氨基生产厂商建新股份在全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和28%。
专用化学品种类繁多,下游用途广泛。
相当比例的化学产品仍处于导入期,因此专用化学品行业总体成长性突出。
2009年一季度,在化学原料、合成材料等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大幅度负增长的同时,专业化学品行业实现了15.37%的高速增长。
2010年以来增速仍在化学工业中位居前列。
但从总量上对专用化学品需求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区域性进行划分并不合适。
同一宏观背景下专业化学品不同细分产品面临截然不同的供求格局是完全可能的。
在产品结构上注重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高性能、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的新型专用化学品。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267 在宝供属于专门的日化快消行业在化工组不做深入研究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化妆品制造、口腔清洁用品制造、香料香精制造和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五个子行业。
行业趋势2011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行业景气前三季度持续攀升,四季度迅速转淡。
二是行业景气抬升过程中,结构分化明显。
分行业来看,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行业盈利能力迅速改善,而日化行业毛利持续下滑;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明显加快。
分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增长平稳,大中型企业业绩波动幅度较大,周期特征表现突出。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快。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8.08%,但新开工项目仅增长0.8%,显示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四是出口平稳运行。
28种主要化工产品出口总量增加0.24%,出口交货值增加22.29%,显示出口价格明显提升。
五是电石等部分传统高耗能产品增长反弹,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经济效益2011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各类型业务指标:2011年末,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达21908 家,行业总资产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60 %。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34 %;实现利润总额达3978.19亿元,同比增长32.08 %。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细分子行业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586亿元,同比增长34.51 %;实现利润总额达956.9亿元,同比增长37.60 %。
肥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7290.9亿元,同比增长38.22 %;实现利润总额达444亿元,同比增长73.99 %;农药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945亿元,同比增长29.67 %;实现利润总额达125.95亿元,同比增长21.44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488.88亿元,同比增长24.89 %;实现利润总额达316.7亿元,同比增长13.04 %;合成材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718.4亿元,同比增长33.50 %;实现利润总额达582.16亿元,同比增长23.17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155.9亿元,同比增长35.02 %;实现利润总额达1260.9亿元,同比增长32.33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171亿元,同比增长23.38 %;实现利润总额达291.47亿元,同比增长1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