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 电路 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 电路 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电路欧姆定律一、考点解读㈠电路1.知道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应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会识别或推断简单的电路.识别用电器短路:如果将一根导线直接与用电器的两端并联,则这个用电器将不再起作用,但因一个用电器损坏或断路,其他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不会造成电源短路,这种电路叫做局部短路.区别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方法有五种:定义法:凡是元件头尾相连的电路是串联电路,凡是元件并列的连接的电路是并联电路.断路法:串联时,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用电器,当一个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另一个用电器也就不能工作了.并联电路中有干路和若干支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相不影响.所以将电路中去掉一个用电器,若影响了其他用电器的正常工作,这个电路就是串联电路,否则就是并联电路.电流流向法:首先在电路中标明电流流向,当电路中只有一条通路时是串联电路;有几个用电器就有几条支路的为并联电路.等效电路法:在电路中,无论导线由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阻都可以看成同一个点.可以找出各个元件两端的公共点,画出简化的等效电路图,然后确定其连接形式.去电表法:电流表对电路中电流影响很小,通常可将其等效为一根导线.流经电压表的电流近似等于零,电压表所在支路可认为是断路.然后重新整理电路,确定其连接形式.4.会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5.能设计简单的电路,会根据设计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6.会分析电路的故障,电路的故障一般有短路和断路两种情况.7.知道电流及其单位.认识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1+I2).8.知道电压及其单位,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认识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U=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相等(U=U1=U2).9.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认识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10认识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11.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都是绝缘体.在外界条件变化时,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现象.12.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和读数.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从电表的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选择电表的适当量程.能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探究电路,如“通过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特点.”㈡欧姆定律1.要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R U I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以及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2.能应用欧姆定律公式和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进行简单的计算或解释现象.3.认识短路及其危害.用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直接损坏电源,所以出现短路的电路是错误的.4.能分析电表的示数变化.5.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6.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组成: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开关、插座、用电器.连接:各盏灯、用电器、插座之间并联.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串联,开关装在火线上.7.知道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知道家庭电路的保护: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把它串联在电路中,可以保证在电路中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8.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用测电笔可以检测火线和零线.二、点击典型、易错试题【考题一】下列四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材料的是( )A. 水银、大地、海水 B .玻璃、石墨、塑料尺C. 塑料、橡胶、陶瓷 D .湿木柴、陶瓷、油 解题思路:必须熟悉常见物质的导电性能.答案选C.易错警示:干木柴是绝缘体,但湿木柴是导体,本题易错选D.【考题二】以下各用电器中,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它三件不同的一件是( )A .电风扇B .电炉 C. 电熨斗 D .电水壶解题思路:电风扇的能量转化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选A.易错警示:电风扇的能量转化中也有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形式,但不是转化的主要形式.【考题三】下列电路中,开关能控制两盏灯泡的是( )A.①B. ②C. ①②D.③④解题思路:总开关也能控制并联电路.答案选C.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A.【考题四】如图7—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三盏灯的连接情况是,当开关S 闭合,电路会出现 故障。

解题思路:当开关S 断开时,用等效电路法,把A 、C 看作一点,把B 、D 看作一点,就会发现:三个电阻各有一端连在一起,另外一端也连在一起,三盏灯并联.本题也可利用断路法判断电灯的连接.答案:当开关S 断开时,三盏灯都可发光.当开关S 闭合时,会出现短路故障。

易错警示:当开关S 断开时,容易漏判一条并联的支路.图7—1图7—2【考题五】如图7—3中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解题思路:首先弄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各个开关或电表分别起什么作用,然后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各元件的符号,直到电源的负极为止。

在画图时,要注意电路和电路图的一致性。

答案选C.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 ,注意开关处的电流流向.【考题六】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这种“聪明”的电路是如图7—4所示的哪知情况?( )解题思路:只有天黑和有声音两个条件同时存在,楼道灯才会亮,所以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应该并联.答案选D.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 ,不符合题意要求.【考题七】在一只盒子上由A 、B 、C 三个接线柱,盒面上还有一只灯,一只电铃,盒内有一节电池.当用导线连接A 、B 则灯亮,连接A 、C 则电铃响,连接B 、C 则无现象,请画出盒内的电路连接情况.解题思路:推断电路连接是一种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

首先要根据题中条件猜DC BA 图7—3 图7—4图7—5想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各元件的位置,然后画出电路连接的草图,再据草图逆推,看是否会有条件中的各种现象,若与条件相符,则说明草图正确,若不相符应作适当修改。

答案如图7—5所示.易错警示: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不敢依据有关物理规律去分析.【考题八】如图7—6所示, 当S 闭合后, 两灯泡均不发光, 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但电压表的指针有偏转, 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 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 灯L 2的灯丝断裂或灯座与灯泡未接好C. 电流表和L 1、L 2都坏了D. 从a 点开始经L 1到b 的这段电路有断路 解题思路:选项A 、B 、C ,不会电压表偏转.若灯L 1附近有断路,灯L 1不亮,但从a 点开始经电压表到b 的电路与开关、电流表和灯L 2构成通路, 电压表的指针应有明显偏转.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这段电路电流很小,灯L 2不会亮,电流表也无示数.答案D 符合题意要求.易错警示:题中条件未综合分析使用,会使故障分析不清楚.【考题九】物理课后,小南和小雄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入西红柿,做成了一个“西红柿电池”. 小南和小雄想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雄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小南想了想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连成了如图7—7所示的电路.(1)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猜想,并提出验证的方法.(2)目前人们乱扔废旧电池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7—6图7—7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用电压表探究电路以及环保的问题,答案不惟一,解答如下:易错警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考题十】关于公式 RU I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一个电阻的大小是否随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化.公式RU I =可用来测量和计算电阻大小,但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并不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决定的.答案选D . 易错警示: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到同样的倍数,而比值是一个定值,只是由电压和电流比值决定的量.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这个电阻也不为零.因此,不能说“电阻和电压成正比,和电流成反比”.【考题十一】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复习物理概念时,对质量m 、速度v 、密度ρ、燃料的热值q 、比热容c 、电流I 、电阻R 、电功率P 等八个物理量按一定的特征作了归类整理,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哪个同学的归类方式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即说明他们所作归类的每一类的特征). 甲同学 归类 一二 三 乙 同 学 归类 一 二 三 I P R c q ρm v I c q P q m v R 每一类特征每一类特征 丙归类 一 二 三 丁 归类 一 二 三同 学I P v m R c q ρ 同 学 I c v P q m R ρ 每一类特征 每一类特征解题思路:丙同学的归类方式较为合理,第一类中的物理量与公式中的物理量有关系,第二类中的物理量与公式中的物理量没有关系,是物(导)体的一种性质,第三类中的物理量与公式中的物理量没有关系,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易错警示:不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会导致分类错误.【考题十二】在如图7—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供电电压保持不变,R 1、R 2是两个定值电阻.(1)闭合开关S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当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时,电压表甲的读数将________, 电压表乙的读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两只电压表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的角度相同,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1:R 2为 .解题思路:当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根据公式IR U =有:电压表甲和乙的读数都将增大.若发现两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可能是电压表的量程相同,据公式IU R =则有21R R =,也可能是电压表的量程不同,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就是另一个电压表示数的5倍,则212151,5R R R R ==或 ,所以图7—8155111212121===R R R R R R 或或. 易错警示:对“两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理解不够.【考题十三】某同学用图7—9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先后用5Ω、10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S ,读出电流表示数填入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1)请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2)仍然使用5Ω、10Ω和20Ω三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请设计两种方法,分别画出电路图,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可以按需要增添器材.解题思路:(1)实验中没有保持a 、b 间电压不变.(2)方法1:利用电源电压不变,使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如电路图7—10.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组装电路.②依次把5Ω、10Ω、20Ω电阻换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方法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如电路图7—11.实验步骤:按电路图组装电路,把5Ω、10Ω、20Ω电阻换接入电路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使三次电压表示数相同,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易错警示:对“电压不变”的要求落实不够或想不出办法.【考题十四】如图7-12甲所示,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取四个不同阻值时,可以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四组对应的值.这四组对应的值在图乙的U -I 坐标中分别用a 、b 、c 、d 四个点表示(坐标原点表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均为零).由这四个点作出的U —I 图像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U 轴)于E 点,交横轴(I 轴)于F 点,若电源电压为U 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据此分析:(1)E 点表示的电流电阻(Ω) 510 20 电流(A ).4 0.3 0.2 图7—11 图7—10图7—9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 (2)F 点表示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为多少?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解题思路:(1)在E 点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U 0,此时S 断开.(2)在F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00R U ,此时S 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了最左端,使滑动变阻器处于局部短路状态.易错警示:不能对照电路图帮助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考题十五】有一灯泡上标有“9V,0.3A”的字样,为准确测出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一个6V 电源,一个12V 电源,三个分别标有“10Ω 1A”、“50Ω 0.5A”“1kΩ ”的滑动变阻器,一量程为0~0.6~3A 的电流表,一量程为0~3~15V 的电压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1)电源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电流表量程应选 ,电压表量程应选 .(2)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不起作用,电压表示数始终低于9V ,灯较暗,原因 .(3)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不起作用,电压表示数始终指示电源电压,灯极亮,原因 .(4)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不起作用,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灯不亮,原因 .解题思路:三个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要考虑周全.答案:(1)12V ,“50Ω,0.5A”,0~0.6A ,0~15V ;(2)滑动变阻器连成了一定值电阻;(3)滑动变阻器连成了短路导体;(4)灯泡断路.易错警示:不能综合运用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和判断电路故障.【考题十六】有一个阻值足够大(但已经看不清)的电阻R 1,我们想测出它的阻值.手边只有一个(电压恒定不变但不知电压值)的电池组、一个电流表、一个0~50Ω的滑动变阻器R 2和一个开关、几根导线,你有办法只接一次电路(在同一种方法中不能重新连接电路)就能测出R 1的阻值吗?要求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R 1的表达式.图7—12 乙甲解法一:如图7—13甲所示.(1)把R 2滑至0Ω(R 1足够大电流表不会烧毁),闭合开关测出电流I 1;(2)把R 2滑至50Ω测出电流I 2;(3)推导表达式:221122150II R I I U U R Ω•-=-=,化简得:Ω•-=502121I I I R解法二:如图7—13乙所示.(1)把R 2滑至50Ω,断开开关,测出电流I 1;(2)闭合开关,测出电流I 2;(3)推导表达式:Ω•-=-Ω•=-=50501211211211I I I I I I I I U R解法三:如图7—13丙所示.(1)把R 2滑至50Ω,闭合开关测出电流I 1;(2)断开开关,测出电流I 2;(3)推导表达式:Ω•-=Ω•-Ω•=-=505050*********I I I I I I I U U R易错警示:不能利用变阻器、开关改变电路的结构,不能利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能综合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是本题解答的困难之处.【考题十七】如图7-14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有一定示数,当把开关S 闭合时,两个表的示数(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图7—13解题思路:开关S 闭合前,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1两端电压.开关S 闭合后,R 2短路,电路中只接入了R 1,则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示数变大,R 1不变,据欧姆定律,电流表的示数也变大.答案选B.易错警示:不会判断电路的变化,不清楚电表的使用,不能利用欧姆定律,导致不能解决问题.【考题十八】在如图7—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在中点.当开关S 闭合后,三块电表均有示数.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①示数不变B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C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①示数变小D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③示数不变解题思路:若电阻串联,据电流流向法可知,②是电流表,①、③是电压表,③测的是电源电压,则表③示数不变. ①测的是R 2两端电压U 2,112IR U U U U -=-=,R 2变大导致电流I 变小,而U 、R 1不变,所以表①示数变大.若电阻并联,据电流流向法可知,①、③是电流表,②是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不变.由于R 2的电阻变大,据欧姆定律,此支路的电流I 2变小,则③的示数变小.由于R 1的电阻不变,据欧姆定律,此支路的电流I 1不变.则干路电流21I I I +=变小,所以表①示数变小.综合上述,答案选D.本题也可以先假设滑片P 向左移动到末端,利用极端法分析比较简单,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一试.易错警示:不能抓住变阻器和电表引起的电路变化,不能灵活运用串联和并联图7—15图7—14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导致问题解错.本题中若电阻串联时,因为I 变小,而R 2变大. 则无法利用22IR U =来判断表①的示数变化.【考题十九】下表是一些长1m 、横截面积为1mm 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单位:Ω) 银0.016 铁 0.096 铜0.017 铅 0.20 铝0.027 锰铜 0.44 钨 0.052 镍铬合金 1.10 将上表规格中的锰铜线和镍铬合金线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通过锰铜的电流_____通过镍铬合金的电流.镍铬合金线上的电压______锰铜线上的电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取上表中的铁、铜线各一根,并联接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它们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___.解题思路: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由表可知镍铬合金的电阻大于锰铜的电阻,据IR U =有,镍铬合金线上的电压大于锰铜线上的电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表可知铁和铜的电阻之比为0.096:0.017,据RU I =有,通过铁和铜的电流之比为0.017:0.096=17:96.答案:等于;大于;17:96;1:1.易错警示:要会利用表中的信息知道电阻的大小,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 由表可知,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考题二十】如图 7—16,电阻R 1=2Ω,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三只电表的读数,但漏记了单位,记下的一组数据是1、2、3(电流单位是A ,电压单位是V ),则这位同学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R 2的阻值为________Ω.解题思路: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表测量的是哪个量.R 1、R 2并联.A 2测量的是R 1的电流,A 1测量的是R 1、R 2的总电流.A 1的示数应大于A 2的示数.可以先假设数据“3”表示的是电压3V ,则流过R 1的电流A V R U I 5.12311=Ω==,但数据中没有“1.5”这个数值,表明假设不对.图7—16设数值“2”表示的是电压2V ,流过R 1的电流为A V R U I 12211=Ω==.数值“3”表示的是干路电流I ,则流过R 2的电流I 2=3A -lA =2A ,R 2的阻值:Ω===12222AV I U R .正好用上了已知的数据是1、2、3. 答案:2V ,1Ω易错警示: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利用电阻R 1=2Ω和一组数据是1、2、3的数量关系.【考题二十一】如图7—17所示,R 2=4Ω,当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 ,当S 打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V ,求R 1的阻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