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文书的含义

公务文书的含义

公务文书的含义————————————————————————————————作者:————————————————————————————————日期:ﻩ公务文书的含义1、公务文书简称公文: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在一切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材料。

狭义:指党政机关公文。

根据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2、公务文书的种类(15类):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16、版记4要素:版记中的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引发日期、页码。

常用公文写作17、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8、决定分类:指挥性决定、奖罚性决定、知照类决定。

19、决定的特点:领导性、约束性、稳定性。

20、决定的主题结构与写法:决定的主题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几个部分组成。

36、请示的写作要求:一文一事、不得多头请示、一般不能越级、不得直接送交某个领导、语气要平实,恳切。

批复37、批复是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功能。

批复的特点:被动性,针对性,集中性,明确性,依据性。

38、批复的主体结构与写法: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和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组成。

具体写法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为日期和印章。

39、批复的写作要求是:慎重及时、针对请纪要。

3、公文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这类文种有请示、议案;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

这类文种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意见等;平行文: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公文,这类文种主要是函。

有时通报、通知、纪要也可作为平行文。

4、根据公文的使用范围,公文可以分为: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两类。

5、公务文书的特点:鲜明的政策性、明确的实用性、法定的权威性、作者的特定性、体式的规范性。

6、公务文书的作用:法规作用、指挥管理作用、交流信息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公务文书是国家发布法规、方针政策的主要工具)、凭证依据作用(公务文书还有明显的凭证和依据作用)。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7、公务文书的格式:是公文的各部分内容按有关的规定置排起来的整体结构形式。

8、公文的排版形式:指公文数据项目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观形式。

9、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幅面尺寸、版面(①、页边与版心尺寸;②、字体和字号;③、行数和字数;④、文字颜色)。

10、印刷装订要求:制版要求、印刷要求。

11、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要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12、版头部分7要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秘密)、紧急程度(特急、加急、平急)、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

13、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14、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制,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15、主体部分9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21、决定具体写法: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的正文由决定的缘由、决定事项和决定结语三部分组成)、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日期和印章。

22、决定分三种,不同各类的写法又不尽相同,分述如下:指挥性决定、奖罚类决定、知照类决定。

23、决定的写作要求:标题要完整规范、时间标注要准确、缘由要准确合理、事项要明确清楚。

报告24、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应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25、报告的分类: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是指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报告)、情况报告(情况报告是指用于向上级反映与本单位有关系的重要情况的报告)、答复报告(答复报告是指用于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报送报告(报送报告是指用于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时使用的报告)。

26、按报告的要求分类:报告可分为呈报性和呈转性报告。

27、报告的特点:单向性、陈述性、建议性。

28、报告的主体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几个部分组成。

29、具体写法: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30、报告的写作要求:严格使用文种、材料要真实、主旨要鲜明。

请示31、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批准的公文。

32、请示的分类:请求指示的请示(批准、帮助、批转)、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帮助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

33、请示的特点:针对性、呈批性、单一性、时效性。

3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行文时间不同、行文目的和作用不同、篇幅容量不同、对上级机关的要求不同。

35、请示的主体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几部分构成,具体写法: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示答复、明确态度。

通知40、通知是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的一种常用的公文。

41、通知的分类:通知是常见的下行文或平行文,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一般有:发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知照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

批转性通知和转发性通知两者的区别:标题用语有所不同,被批转和被转发的文件来源不同,批转性通知的批转语中要有批转机关“同意”或者“批准”等批示意见,而转发性通知的转发语中不需要如此表态。

42、通知的特点:功能多样、运用广泛、执行性强、时效性严。

43、通知的主要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组成。

44、具体写法如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45、通知的写作要求:通知多为下行文,具有较强的执行性,通知的语言要求准确,会议通知应注意其时效性。

通知的正文是通知的核心部分,一般由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要求三部分构成。

通知正文的写法:发布性通知;指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知照性通知;会议通知(时间、地点、任务、人员、人数);任免通知。

通报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46、通报的种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47、通报的特点:教育性、典型性、时效性。

48、通报的主体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等几个部分组成49、通报具体写法: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不同类型的通报其内容和写法有所不同,通报的正文由通报的缘由、通报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三部分构成。

写法有: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50、惩处性通报与惩处性决定的区别:对象不同,内容性质不同,发送范围不同51、通报的写作要求:内容真实,决定恰当,语言慎重。

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52、函的分类:按文面规格分类(公函、便函),按行文方向分类(去函、复函),按行文内容分类(商洽函、询问答复函、请批函)。

53、函的特点:使用的广泛性、行文方向的多向性、内容的单一性。

一种时间较短,内容比较单一、具体的粗线条的计划。

64、计划的种类:按性质分,有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教学计划、分配计划、销售计划等。

按内容分,有综合计划和专题计划。

按使用范围分,有班组计划、单位计划、地区计划、国家计划等。

按时间分,有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季计划、年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计划。

,按表达方式分,有条文式计划、表格式计划、条文与表格结合的计划。

65、计划的特点:目标性,预见性,客观性,作、反映情况、传达信息、交流经验的一种简明扼要、带有新闻性质和指导意义的事务性文书。

80、简报的分类: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动态简报。

81、简报的特点:简、真、快、准。

82、简报的作用:便于领导机关掌握,指导工作;便于平级机关之间交流经验、沟通;便于向下报情况,传达上级意图。

83、简报的结构:一般由报头、报核、报尾三部分构成。

84、写法:报头(简报名称、期号、编发单54、函的主体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几部分构成。

55、具体写法: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开头,主体,结尾),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56、函的写作要求:1、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语气平和,不要以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

57、2、复函的行文要有针对性,答复要明确。

3、行文要及时,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纪要纪要:是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

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及其他有关材料整理而成的。

58、纪要的分类:办公会议纪要,专项会议纪要。

59、纪要的特点:纪实性,综合性,指导性,称谓的特殊性(特殊称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

60、纪要的主体结构与写法:纪要主体一般由标题和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几部分构成。

61、具体写法:标题、成文日期、正文(办公会议纪要,专项会议纪要),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几部分构成62、纪要的写作要求:掌握会议的全体情况;抓住要点、突出会议主题;文字简洁明快;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行政事务文书的写作63、计划的含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指示要求,依据本部门的个人的实际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或完成的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制定相应措施和执行步骤,并写成系统化,条理化的书面材料就是计划,计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工作或任务作出预想性安排的应用文书。

计划是广义的概念,内容和期限不同,计划有规划、纲要、设想、打算、要点、方案、意见、安排等名称,规划:三年以上的计划、纲要和规划大致相同。

设想是初步的、预备性的、还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

打算是规范性66、计划的作用:明确奋斗目标(目标是行动的动力),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行为约束67、计划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68、计划具体写法:标题,正文(语言,目标和任务),步骤,措施,结语。

69、批复的特点:被动性,针对性,集中性,明确性,根据性70、批复的主体结构一般由标题,发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和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组成。

具体写法标题,发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为日期和印章71、批复的写作要求是:慎重及时,针对请示答复,明确态度总结72、总结的含义: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过去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加以回顾、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的应用文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