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②丧失原因:a、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原因:两极格局的结束;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P48 )阶段特征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P52)欧盟3、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P54)4、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P56)5、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2、表现:3、影响: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间: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2)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3)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5)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的统治秩序。
凡-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
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见课本)(7)存在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分账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的矛盾;对殖民地的分割,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8)结束:德日法西斯化,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袭击波兰,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标志着这一体系彻底崩溃。
2.两极格局(时间: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形成过程: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扩展到经济领域:马歇尔计划(3)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
(4)结束的标志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5)维护工具:联合国(6)评价:体现和发展了大国强权政治,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而且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使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至今)(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2)形成标志: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3)主要内容:旧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4)特点:前两次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在一战、二战的影响下出现的,这次世界格局的转变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将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5)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6)意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推动或制约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校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5.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
6.认识:①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冲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鲜明的特征。
③地缘关系也是国际关系变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7.中国应对策略: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8、新旧世界格局交替的过程中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是什么?多极化趋势、联合国的作用、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9、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你认为世界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战争的再次爆发)①遏制霸权主义②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国力④加强国际合作10、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应对世界多极化的这种局势。
①首先要搞好社会稳定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②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③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④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世界争端附: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练习提升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张明同学就知道了正确答案,这一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新秩序称为( ) A.两极格局B.多极化格局C.“一超多强”格局D.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3.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意四国操纵B.国联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在一战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C.华盛顿会议主要协调了日美矛盾D.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③会议暂时调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的主权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B.确立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C.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D.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6.下列事件,哪些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发生的( )①意大利法西斯上台②德国开始突破凡尔赛体系③罗斯福新政④日本在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降落,由此形成的世界格局是( )A.两极格局B.“一超多强”格局C.多极化格局D.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8.学习历史需要准确理解并运用知识,下列关联正确的一组是( ) A.华盛顿会议——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B.欧盟——当今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C.伊拉克战争——体现出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D.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格局形成9.某班开展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明同学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其中不准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B.美苏“冷战”C.多极化趋势D.科索沃战争10.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
其目的是( )①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②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③遏制中国的发展④加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种种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指的是( )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B.第三世界兴起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D.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12.下列国际格局的变动中,受到科技革命影响和推动的是( )①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霸主②20世纪美国逐步成为世界霸主③20世纪中期两极格局形成④21世纪多极化趋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当今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是指( )A.由军事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B.由政治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C.由“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发展D.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4.2006~2008年,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与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遭到了我们甚至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二:1957年3月25日,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领导人聚会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六同体条约》等文件。
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材料三:2001年10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与会成员国领导人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就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APEC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什么趋势?这种趋势背后的根本动力是什么?.(3)分析材料三,可以看出亚太地区呈现了怎样的趋势?和材料一对比,阻碍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什么?(4)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充分迎接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挑战?16、材料一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两次率舰队驶入日本江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