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检测专题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检测专题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202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世界史
一、选择题
专题 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47 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 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这 反映出苏联( )
A.希望与美国共同主导马歇尔计划 B.对马歇尔计划持怀疑态度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关贸总协定的确立 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 2015 年,美国 GDP 占世界比重由 2000 年的 20.6%下降至 15.7%。进入 21 世纪, 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 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 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 重都在 40%以上。2008 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陷入持续 低速增长期。2008~2015 年期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 1.4%,远远低于 1990~2000 年的 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 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54.7%升 至 2008 年的 76.1%,到 2012 年已达到 103%。
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解析 202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世界史
5
一、选择题
专题 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47 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 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这 反映出苏联(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12.“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 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出现 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3.(2018·北京高考)1956 年 7 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 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4.(2018·黑龙江大庆二检)美国政府在 1961 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 批准使用 23 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 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说明苏联放弃争霸政策 B.促成了核危机的成功解决
C.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D.反映苏联转向了国内改革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的时间 1962 年可知,正是美苏争霸的时期,故 A 项错误;虽然题中提到了核 武器,但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故 B 项错误;从题中“理智地对待国家间的不和”可知,主要 是对美国示好,看不到针锋相对的斗争,故 C 项正确;题中的“报告”主要在说明处理国际关 系的问题,没有涉及国内的建设,故 D 项错误。
3.(2018·北京高考)1956 年 7 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 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6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 1989 年,时间上不符,排除 A 项;1961 年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等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召开,不结 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与材料中的“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相符, 故 B 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1949 年,排除 C 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布雷顿森林 体系的组成部分,成立于 1945 年,排除 D 项。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尼日利亚和刚果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 可知,当时处于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展开激烈的利益争斗。在双 方争夺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是双方必争之地,故 C 项符合题意; A、B、D 三项均与其“意图”不符。
5.(2018·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962 年 11 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的报 告中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 愿望”,同时应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此报告( )
A.说明苏联放弃争霸政策 B.促成了核危机的成功解决
C.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D.反映苏联转向了国内改革
1
6.(2018·江苏高考)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 比例就超过 39%,美国同期从 1957 年的 20.9%下降到 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 年至 1970 年,西欧所占比例由 20.8%升至 28.6%,美国同期则由 48.6%降至 37.8%。据此可知,西欧 经济的发展( )
材料二 从历史的角度看,21 世纪头 50 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视角看,国际政治 经济格局呈现南方国家上升、北方国家下降的趋势,这是“天时”机遇。目前,中国已是世界
3
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 G20 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成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交汇节点, 它们之间的桥梁和渠道。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周边大国发展 是中国的“地利”机遇。中国周边的六大国——俄、印、巴、印尼、韩、日,除了日本属于衰 落型大国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 赢的大国外交之路,创造了遍布全球的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绝大多数大国建立了“战略 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和”机遇。
A.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5.(2018·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1962 年 11 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的报 告中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 愿望”,同时应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此报告( )
——以上材料均据胡鞍钢《美国正陷入 “保罗·肯尼迪陷阱”》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入 21 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1 世纪头 50 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原因和影响。综 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大国兴衰的启示。
14.(2018·河南南阳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 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 年 12 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 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 年初,提出《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7.(2018·山东潍坊模拟)1970 年,尼克松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 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 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说明美国( ) A.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 C.力图维护世界和平 D.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8.(2018·河南省统一考试)20 世纪 90 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 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 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 9.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世界仅有欧共体、东盟等少数区域集团组织。今天,各种区域组 织纷纷涌现,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有 30 多个,参加的国家……有 140 多个。区域集团的 大量涌现反映了( )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10.(2018·安徽宣城调研)下图是“过去 20 年新兴市场占世界 GDP 的份额变化”,其体现 的历史背景是( )
C.借助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分割欧洲 D.积极支持欧洲国家一体化
2.1948 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 复兴经济之用,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该法案客 观上( )
A.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壮大 B.扶持和控制了西欧国家
C.使“冷战”重心发生转移 D.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4
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 年 7 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 年 1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 年 10 月,美、中等 23 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马歇尔计划 B.对马歇尔计划持怀疑态度
C.借助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分割欧洲 D.积极支持欧洲国家一体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去试一试”“应当反对那些……援助条件”可知,苏联实际上对该计 划持怀疑、谨慎的态度,而不是“希望与美国共同主导”,故选 B 项,排除 A 项;材料中苏联试 图维护欧洲国家主权是为了不让美国控制欧洲国家,并不是想通过该计划与美国分割欧洲,故 排除 C 项;欧洲国家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D 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