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政治PPT课件
• (4)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 的职权。
.
9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 三省六部制之三省 • 中书省负责 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 门下省负责 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
回; • 尚书省负责 国家的重要政令。 •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10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 三省六部制之六部
• 六部为 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
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
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
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20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 青年闯将 建唐立功 • 一统天下 战功赫赫 • 杀兄逼父 夺位登基
.
23
宽仁慎刑(政治)
《贞观律》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徒-----死刑
有一次,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制止盗贼的事儿,有人主张制定 严酷的法律。太宗说,“民众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 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 我应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 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律呢?”几年之后,天 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
.
7
一、隋唐政治制度变革—三省六部制
• 1.创立与发展 • 2.内涵与特征 • 3.作用与影响
.
8
一、隋唐政治制度变革—三省六部制
• 1.创立与发展
• (1)两汉时期的“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 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 (2)魏晋时期三省名称相继出现
• (3)隋文帝 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 中央确立了三省制度,三省为中央最 高政府机构。
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
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
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
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
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
22
2.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太宗曰:“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 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 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 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士人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地 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③把读书、考试、选官
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封建官员的文化素 质 ④把选才和任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收归 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
19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
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
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4
.
5
隋唐两宋朝代沿革概述—特征
• 隋唐统一— • 两宋多元并立(分裂与民族融
合) • 元朝重新统一
.
6
隋唐政治的四个问题
• 一、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一—三 省六部制(中央官职的变化)
•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二—科 举制(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 三、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 四、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 (1)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 中央的统治力量;
• (2)削弱了 ,加强了 ;
• (3)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 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 制度僚体制就是 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 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 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 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主管户口、 赋税等;
• 主管国 家礼仪制度; 主管军政;
• 主管刑法; 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
11
三省六部制的机构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
12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 相权分散,决策科学 • 互相牵制,科学分工 • 效率提高,各尽其用
隋唐两宋时期1
隋唐时期的政治
.
1
隋唐两宋朝代沿革概述—历程
• 隋— • 唐— • 五代十国与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 北宋与辽、西夏和金并立— • 南宋与金、蒙古的对立— • 元朝
.
2
唐至元时期政权的沿革
契丹 辽
蒙古
五 西夏 金
唐朝 代 十 国
北宋 南 元朝 宋
分裂. 与融合
3
随手一练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
.
13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 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 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 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 C.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 D.唐朝实行集权决策机制
.
14
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与影响
3.评价:是封建 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 的局面; ②扩大了官吏来源; ③提高了官员的 ;
④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 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政 局的稳定。
.
18
•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
这是 因为
()
•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仕途的状况,有
效地抑制了 腐朽的士族 ②使门第不高的
• A.废分封,置郡县
•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 C.废丞相,设内阁
• D.确立三省六部制
.
16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二—科 举制(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1.创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 的 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 建 ,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
.
17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之二—科 举制(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唐太宗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在京城要 在两日内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 教训,就是错杀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 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死刑复审权)
• 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 晚年过失 反躬自省
(599—649年).
21
1、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626)
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 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玄武门之变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
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