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 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 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疫源地的含义比传染源的含义更广泛, 因此在防治工作对传染源要隔离、治疗 和处理,而对疫源地尚应进行封锁、检 疫、预防接种、消毒等综合措施,才能 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防止新疫 源地的出现。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流行病学 • 流行过程: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
播途径侵入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 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称之。 • 流行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 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 逐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㈡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⒈传染源
• 传染源:是指能使病原体在其中寄居、
生长、繁殖,并能经常排出体外的动物
机体。
⑴患病动物
⑵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病后
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⑶患人畜共患病的病人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⒉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⑴直接接触 • 交配:见于马媾疫、布鲁氏菌病、伪狂
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范围大小不
相同。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
境中的病原体;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期,而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⒉自然因素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一、疫病监测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症状检查 •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 3、血清学监测 •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免疫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疫点: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划定为疫点,一般是 指患病动物所在的饲养场(户)或其他有关屠 宰、经营单位。
疫区: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划定为 疫区,一般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公里内的 区域。
受威胁区:疫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划定为受威 胁区。一般指距疫区周边3 ~ 5公里内的区域。
物病料、兽药(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
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并获得国家认可
的特定区域。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在规定期限 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过某 种或某几种动物疫病,且该区域及 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停止免疫的期限 达到规定标准,并对动物和动物产 品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意义
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来
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
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①经胎盘传播
②经卵传播
③经产道传播
④经初乳传播
⑷水平传播(横向传播)
•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
向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⒊易感动物群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病原体或致病因
子缺乏足够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
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
保障等)。 5.其它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四节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立
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相关概念
•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按照国际惯例
建立起来的,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
口蹄疫、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国
家规定的动物疫病,同时在该区域及其
边界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
品、动物源性饲料、动物遗传材料、动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二、畜禽舍内部环境与防疫 • 养殖场内应有良好的消毒、粪便
及污物处理设施,能有效地控制 野生动物进入,控制蚊蝇等昆虫 孳生。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三、饲养管理环境与防疫 1.实行“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 2.科学饲喂,定时定量保质,不用
霉变、污染饲料,保证饮水清洁 安全。不喂过冷过热饲料或突然 更换饲料。
2、检疫是被动的,当动物及其产品不发生流动、 不报检时就不发生检疫;疫情监测则是主动的。
3、两种行为发生后都要出具证明,但检疫证明 时效较短,疫情监测证明则时效较长。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三节 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 一、防疫计划
㈠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 1、防疫制度
为了切断疫病传播的各种途径,根据本场、 本地区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 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疫制度。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动物疫病的特征 1、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下一步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1、一定数量和毒力、致病力的病原
体 及适宜的侵入部位 2、易感动物 3、外界环境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2、根据中国现状,动物饲养以农户为主,生 产分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 延范围广,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而且 直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妨碍中国畜禽产 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动物 疫病的预防工作,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 针。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免疫血清 )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1、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⑴散发性
⑵爆发
⑶地方流行性
⑷ 流行性
⑸大流行性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⒉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 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多见。 • 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多见。 • 口蹄疫每隔2-5年流行1次。 ㈣疫源地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3.及时清除畜禽舍内的粪便污物, 保持舍内光线、通风良好,温度、 湿度适宜,有害气体含量符合卫生 要求,保证舍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 条件。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4.饲养密度合理,保持舍内安静,减少 不良应激反应。
5.合理使用药物,适当配伍,交替使用, 注意将药物防制与环境防制、生物防 制、机械防制等相结合。
增长→促进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
型转变,培育出口创汇的优质名牌农
畜产品。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部体系建设 1、具备一定的区域规模和社会经济条件 2、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3、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 4、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二节 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疾病监察、监视或监督):通过 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地观察一种疾病 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查其影响因 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措施的 方法。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 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物的易感性。 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
出。 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
灭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速、高效、有序地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
扑灭疫病,为此而预选制定的综合性应急
处理方案,称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
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口蹄疫应急预案、
猪链球菌应急预案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㈡防制应急预案的内容 ⒈组织指挥系统 ⒉疫情分级及防治原则 ⒊紧急疫情的扑灭程序 ⒋保障系统(资金、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2、防疫计划 ⑴动物疫病防制的方法步骤 ⑵人员组织及分工 ⑶经费来源及所需物资 ⑷统筹考虑防疫接种及消毒的对象、时
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㈡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
第五节 动物环境卫生
一、养殖场建筑与防疫
• 选择合适的场址,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
和布局→ 为动物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
为组织高效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提供良好
的条件。
• 畜禽场址的选择,在考虑水电需要、土质、
气候、风向等条件的同时,以不对周围环
境造成污染,不受周围环境所污染为基本
原则。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复习思考题
1.动物疫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动物疫病发生有哪些基本条件?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