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件

1、国际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 2、培养模式基本框架
3、参与高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九、“卓越计划”的教师队伍建设
1、工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2、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3、参与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专职教师 3、参与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兼职教师
十、“卓越计划”的企业联合培养
1、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 2、企业学习目的: 3、参与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4、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责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2、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到2020年:
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 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2、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 工程院《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研究综合报告》
参考文献:
5、“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5)
6、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 2011(6)
7、“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2)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生只有必然,没有偶然。。22.3.222 2.3.22T uesday , March 22, 2022
标准的包容性
七、“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体系
2、“卓越计划”的标准体系构成 微观:学校标准
中观:行业标准
宏观:通用标准 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七、“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体系
3、“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基本思路
• 服务国家战略 • 追求质量卓越 • 满足国际要求 • 发挥宏观指导
八、“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2、国家战略之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3、国家战略之三——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经济又好又快 社会和谐发展 国力迅速提升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1、工程教育的现状
• 我国工程教育在过去的6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背景、思路、创新
报告提纲:
一、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 二、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四、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六、“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和培养体系 七、“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体系 八、“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九、“卓越计划”的教师队伍建设 十、“卓越计划”的企业联合培养 十一、“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 十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60年工程教育:培养本专科生1500多万人,培
养研究生58万人。
改革开放30年: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了连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大批举世瞩 目的重大工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1、工程教育的现状
•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开设工科专业本科院校数1003所,占90% 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的大学达到572所 可以授予工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达到269所

没本事的男人才会要死要活。。22.3.2 222.3.2 217:35: 0017:3 5:00Ma rch 22, 2022

省钱就是挣钱。。2022年3月22日下午 5时35 分22.3.2 222.3.2 2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2022年3 月22日 星期二 下午5 时35分0 秒17:3 5:0022. 3.22
一、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
3、日本
•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与国家经济发 展有密切关系的理工科教育
• 把发展工程教育作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 重要措施,以确保日本的竞争优势
一、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
4、印度
• 50年代中期,仿照MIT在全国相继建立了6 所“印度理工学院”。
• 目前有400多所工程技术学院,每年有高 达250万的信息技术、工程等领域的毕业 生,其中有65万研究生
尤其需要: 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进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 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2、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八个领域重点推动 第一,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新材料和先进制造; 第三,信息网络科学技术; 第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不知不觉中人就发霉了,所以千万不 要不知 不觉。 。17:35: 0017:3 5:0017: 353/22/ 2022 5:35:00 PM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22.3.221 7:35:00 17:35 Mar-222 2-Mar-2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 也没有 人穷得 不能在 某方面 给他人 帮助。1 7:35:00 17:35:0 017:35 Tuesda y, March 22, 2022
建立“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5)
2、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 (1)
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
4、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 中国高等教育,2010 (17)
十一、“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
1、参与高校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2、鼓励高校工程教育国际化
十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建立并完善体制机制及相关政策措施
十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十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建设三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体系
十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扩大试点范围, 加强经验交流
十二、今年的主要工作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3、总体思路
• 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 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 式。
• 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工程实 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行业 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着 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 程创新能力。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2、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八个领域重点推动 第五,健康科学技术; 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第七,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 第八,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
四、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工科院校学校层面的问题
片面追求“高、大、全” 定位不明、目标趋同
• “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 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 类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 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 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2、主要目标
• 以实施“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 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 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 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四、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2、工程师培养方面的问题—学校内部 2、工程师培养方面的问题—学校外部
3、工科毕业生的主要问题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1、指导思想
• 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国家三大战略。 • 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等战略举措。

一辈子专心做一件事情。。22.3.2222. 3.2217: 3517:35 :0017:3 5:00M ar-22

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 没有用 的。管 理没有 秘诀, 只看肯 不肯努 力下功 夫,凡 事求其 合理化 ,企业 经营管 理的理 念应是 追根究 底,止 于至善 。。202 2年3月 22日星 期二5 时35分0 秒Tues day, March 22, 2022
一、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
5、国际共同趋势
• 是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 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 • 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1、国家战略之一——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人才素 质
促进科技进 步
产业结构升 级
二、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1、指导思想
• 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人才观念; • 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 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
问题的实践能力。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2、主要目标
五、“卓越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 口
4、基本原则
5、特点
6、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六、“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和培养体系
1、实施领域
实施领域
特别重视配合国家产业调整与振兴规战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超前培










六、“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和培养体系
1、实施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别人得到的 ,切莫 妒忌。 。2022 年3月下 午5时3 5分22. 3.2217: 35March 22, 20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