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幼小衔接PPT课件
月26日 《钱江晚报》 洪信良)
-
23
幼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小
培养主动性
衔 接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培养独立性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工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作
的
内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容 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
24
二、我国现阶段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对幼儿小学知识的铺垫,呈现幼儿 教育小学化倾向
-
10
-
11
分析讨论: 请分析以上主题活动中幼儿园开展 了哪些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
-
12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可以 有目的地带着孩子去参观校园,给孩子讲 校园里有趣的事情,从内心接受并喜欢上 学校,盼望早日做一名小学生。
-
13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
22
例子:超常教育,别从娃娃抓起
• 近日,某知名论坛上,有网友发帖说“读幼儿园的孩子被作业 雷焦了”,贴出了一道幼儿园大班的作业题:“调皮猴买了苹果、 梨、桃和橘子。苹果+桃+梨=15元,桃+苹果+橘子=18元, 梨+苹果+橘子=16元,橘子+桃+梨=17元。你能判断出这 些水果每只分别是多少钱吗?请填上正确的价格。”(2010年03
儿童在入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和规 则意识。幼儿园阶段要把培养幼儿的 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在幼儿一日 生活之中,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严 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
19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习惯? 人的动作70%都是习惯动作。习惯就是人
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学 家乌申斯基,对习惯有句非常精彩的描述:习 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你有 了好的习惯,一辈子就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 有了坏的习惯,一辈子就偿还不尽它的债务, 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 破产。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 事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激发幼儿 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 供自己选择和决策的机会,并获得成 功感和满足感。
-
14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 自己叠衣服、吃饭、穿衣、收拾学具、 整理书包、系鞋带、洗澡、独立睡觉, 是孩子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 本领。
-
20
培养学习习惯
• 正确的读写姿势 • 专心听讲的习惯(用眼倾听) • (3岁:3-5分钟;4岁:10分钟;
5、6岁:15分钟;6、7岁:20分 钟左右。) • 良好的阅读习惯 • 爱惜学习用品
-
21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2.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幼儿园多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和材料, 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在反复的 动手操作中,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发展他 们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
17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3.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际 关系。要培养幼儿很快适应新环境, 融入集体的意识和能力。家长和老师 要经常给孩子讲与人相处的美德故事, 多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更要以 身作则做好表率。
-
18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神的衔接。
-
7
二、幼小衔接的含义与意义
(二)幼小衔接的意义 1.使幼儿入小学后能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2.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8
02
幼小衔接的内容与策略
-
9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案例分析】
大班的幼儿有强烈的成长欲望,他们已不满足于幼儿园三年的 生活模式,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当看到比自己大一 点小伙伴系上红领巾,背着书包,自由愉快地去读书,他们又羡 慕又好奇:这些哥哥姐姐到哪里去?他们的书包怎么那样大?脖子上 系的是什么呢?……再加上每个家长都可能在这个阶段经常嘱咐: “你长大了,要当小学生了!”,这就更加强化了孩子们入学的意识, 同时他们也更加迷惑: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的老师会喜 欢我吗?小学好玩吗?……这些疑问困扰着孩子。为了让孩子能顺利 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主题活动
-
4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 因——幼儿园与小学存在本 质的差异。
-
5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幼儿园教育
小学教育
教育性质 非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 综合性的
教学方式、方法 以游戏为主,在活动中 体验
分科为主
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学习 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侧重点 “教养并重、保教一体” “以教为主”
对儿童的要求 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 以孩子兴趣为重点
• 谁帮助孩子代劳,谁就剥夺了孩子锻 炼生活能力的机会
-
15
案例
课间休息: 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学的课间休息时间为10分
钟,但我们的新小学生常常不知道在 这段时间内干什么。
-
16
解决办法
在开学前,可以向孩子解释一下什么是课间休息,应该 怎样合理的安排这10分钟,然后列出几样可以做的事情,帮 孩子理清头绪,比如:先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再上厕所, 然后适当地休息,休息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进行激烈的活动, 以免影响下一节课。如果孩子不想做游戏,您可以建议他在 教室里外走动一下,眺望远处,让眼睛得到休息。
第十章 幼小衔接
-
1
目录
CONTENTS
1 幼小衔接的含义与意义 2 幼小衔接的内容与策略
-
2
01
幼小衔接的含义与意义
-
3
现状:
“一年级新生适应问题”,统计资料表明:开学二个月后,60%-70%的学 生适应小学生活,30%-40%的学生不适应。不适应的情况普遍反映为:
1、规则意识差,听的习惯差. 2、任务意识差,做作业完成意识差. 3、生活自理能力上的不适应. 4、与伙伴的合作、谦让、社交意识差.
教师工作的重点 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幼 儿,接触多,时间长
不仅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 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
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班级管理 等,对学生生活关心比幼儿园少
-
6
二、幼小衔接的含义与意义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所谓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教育
阶段的相互衔接。 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精
目前,有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需求,不注 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而是把小学课堂的模 式及对小学生的要求搬到幼儿园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