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伯牙鼓琴 ppt课件

伯牙鼓琴 ppt课件


ppt课件
3
检查预习
看谁读的准
善哉( shàn zāi ) 巍巍( wēi wēi )乎 汤汤( shāng shāng )乎 少( shǎo )选之间
ppt课件
4
初读课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 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 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ppt课件
5
文言文翻译歌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
遇有省略,பைடு நூலகம்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
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ppt课件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即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帝号 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 换,即替换。 删,即指有的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 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不能翻译的。 补,即补充。补充出省略的内容。 调,即调整语序。
ppt课件
7
翻译课文
•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 大家四人一组互相翻译给对方听。
ppt课件
8
•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伯牙刚 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巍高山的心志, 钟子期(听了)说:“琴弹得好啊! 简直就像大山的一样高峻。”过了一 会儿,琴声弹出了流水激荡的境界, 钟子期又说:“琴弹得好啊!像流水 一样浩荡。”钟子期死后,伯牙毁琴 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也 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ppt课件
16
对话练习:
伯牙鼓琴,志在 清风 ,钟子期曰:
“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
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芳草萋萋
杨柳依依
春雨潇潇
白雪皑皑
ppt课件
17
巩固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 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 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 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ppt课件
14
本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知音难觅,知己难求。
ppt课件
15
拓展延伸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 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 除了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他的 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ppt课件
10
探讨、品味课文: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子期 堪称伯牙的“知音”。
ppt课件
11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ppt课件
12
志在流水 ,
钟子期又曰 :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ppt课件
13
深悟绝弦,体味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 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 伯牙曾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伯牙鼓琴( )
2、善哉乎鼓琴( )
3、巍巍乎若太山( ) 4、终身不复鼓琴( )
5、少选之间( )
6、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ppt课件
18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课后搜集表现知音、友情的诗文
和名言名句 。
ppt课件
19
ppt课件
9
(1)俞伯牙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悲痛) 为什么他这样痛苦? (知音死了)
(2)为什么伯牙把子期视为自己唯一的知音呢? 因为只有子期听懂他的琴声,理解他的心意
(3)最后俞伯牙做了什么极端的事情?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伯牙和钟子期这对 知音那种比山高比水深的—— 深情厚谊!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ppt课件
1
了解名作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 秦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期秦国 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 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ppt课件
2
学习目标
1、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