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1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1
3.王维诗歌艺术成就 A. 基本风格:自然优美,清雅冲淡 B.“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1)色彩的充分运用; (2)光线的巧妙使用; (3)空间构图的层次感立体感; 明净秀逸--浑然一体的诗情画意。
C.诗中的禅境
山中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春园即事》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田园乐》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青溪》
王士源《孟浩然集 序》:“骨貌淑清, (三)诗的孟浩然与孟浩然的诗 风神散朗。”
1.诗的孟浩然
赴洛求仕( 36 岁) — 应举落第( 40 岁) — 干谒张相(45岁)—荆州入幕(49岁)
2.孟诗的艺术特点:平淡自然,清旷冲 逸。具体表现为:
(1)有壮逸之气;《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诗中多“有我之境”;《夏日南亭怀辛大》 (3)兴象超逸,别有妙境。 《宿建德江》 (4)诗风古澹,近于自然;《过故人庄》、《游精思 观回》
《辋川集》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 露的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 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 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 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 然之美。
(四)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五)储光羲《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 的发展过程。‛(《美的历程》)
二、盛唐边塞诗人
• (一)盛唐边塞诗派 • 盛唐时期,以写边塞诗见长的诗人,形成了 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并称“高 岑”,比较著名的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 崔颢、王翰等。他们多以诗歌描写边地的山川景 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或直 接表达卫国立功的愿望,或颂扬将士们的爱国精 神,或描写征人思妇的情怀。此外,有些还抨击 穷兵黩武的战争,讽刺边将的骄奢无能,同情广 大士兵的痛苦。这类诗歌鲜明体现了盛唐时期蓬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使至塞上
• • • • • • • •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观猎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
起的突兀
章 句 法 法 中间两联 之 之 一气流走 妙 妙 结的意远 字 法 之 妙
思考题
1.阐释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2.试比较‚王孟‛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3.阐释盛唐边塞诗派; 4.试比较‚高岑‛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5.分析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 出版社
•
•
李泽厚: “简言之,不诉诸理知的思索, 不诉诸盲目的信仰,不去雄辩地论证色空 有无,不去精细地讲求分析认识,不强调 枯坐冥思,不宣扬长修苦练,而就在与生 活本身保持直接联系的当下即得、四处皆 有的现实境遇中‘悟道’成佛。现实日常 生活是普通的感性,就在这普通的感性中 便可以超越,可以妙悟,可以达到永恒— 那常住不灭的佛性。‛
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 耽于佛事。 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 精于音律,为官太乐丞; 人。 善画,人物、山水兼长,为“南宗”及“文人画”之祖; 擅书法,尤工于草隶. 《新唐书》王维本传云:“工草、隶, 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诗、文、书、画、音乐众艺兼善的通才。
2.王维诗内容
•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李泽厚《禅意盎然》,求索,1986,(4)。
终南别业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俞陛云《诗境浅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 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 穷。” 清· 徐增《唐诗解读》卷五评:“行到水穷处,去不得处,我 亦便止;倘有云起,我便坐而看云起。坐久当还,偶值林叟, 便与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则不能以定还期矣。于佛 法看来,总是个无我,行无所事。”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终南山》)
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 (《送梓州李使君》)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晓行巴峡》)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新晴晚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袁行霈:“被语言符号所唤起的形象虽然不是实 在的,可以触觉的,但它们的丰富、多彩和活泼,决 不逊于眼前的实物。王维‘诗中有画’,是因为他 虽用语言为媒介,却突破了这种媒介的局限性,最 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 了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 生动的图画。‛
•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他所展示的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 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也没有惆怅, 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 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
辋川集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第 174-175页。
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三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 画面音响有机组合,给人一种新鲜朴实丰富律动的美。 《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
寓言二首
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 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 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 八议: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 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过故人庄
• • • • • • • •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 《西清诗话》云: “洞庭天下壮观, 骚人墨客题者众矣, 然终未若此诗颔联 一语气象”。 • 王达津谓其诗有一 种“由用世心的执 着和不屈权贵的豪 迈而形成的一定的 风骨”。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 浣纱明月下。
将颜色词置于不同的环境和光线中进行使用,使色彩产 生明暗变化,来增强画面色彩的对比度和层次感。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泛》)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第二章
盛唐边塞诗人与山水田园诗人
一、盛唐文学概说
1.盛唐文学的范围 开元元年(713)到大历元年(766),含玄宗、 肃宗、代宗三个历史时期。 2.盛唐时期的主要作家 盛唐气象,表现在士人乐观自信的 边塞诗人、山水田园诗人、李白、杜甫等。
豪迈气概、勇于革新的独创精神 3.盛唐诗歌的基本特质(盛唐气象) 李泽厚:‚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 和追求自由的开放胸襟,体现于诗歌 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则是充溢于作品中的昂扬之气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 和壮大之美。
出谷未停午,至家日已曛。
•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二)王维及其诗歌 1.亦官亦隐、亦儒亦释的艺术通才
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 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 陈衡恪: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 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 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 • 维摩诘是梵文 Vimaiakirti 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 以40岁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热衷政治,奋 的音译,又译为维摩罗诘、 区别,独树一帜。 明代的董其昌正式提出 ‚文人画‛和 ‚南北宗论‛。 发有为,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呼啸山林,隐逸自适, 毗摩罗诘 ,略称维摩或维摩诘。
王维《襄阳孟氏马上吟诗图》
“襄阳之状,颀而 长,峭而瘦,衣白 袍,靴帽重戴,乘 款 段 马。 一 童总 角 , 提书笈负琴而从。 风仪落落,凛然如 生。”(葛立方 《韵语阳秋》)
赠孟浩然
• • • • • • • •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其一,政治感遇诗。 •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寓言》等; 其二,游侠、边塞诗。 《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等; 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二、《送 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其四,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暝 》、《终南山 》、《渭川田家》、 《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