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派
诗歌鉴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 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 满足心情。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 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 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 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 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 园诗中的佳作。
(盛唐)王维: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 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 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 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王维的山水田 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 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 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 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辋 川别业》“雨中草色绿甚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灰白的雨幕,碧绿的草地,粉红的桃花,交错组 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川春晓图,确实是 “诗中有画”,令人陶醉。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的线索
先秦:
山水田园诗先秦时候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如《周南·芣苢》,就描写了劳动人民采摘芣 苢(车前草)的整个过程,描述的环境就是田 园。而象 《小雅·鹤鸣》,有人认为是用山 水田园的种种景物在比兴人才的高低贵显;而 有人认为不是比兴,而是写实,此诗就是山水 田园诗之祖
东晋:
陶渊明(365—427),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 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曾 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 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 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 兮辞》、《桃花源诗》等。
唐朝: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 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 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 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 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 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 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 孟 ”。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 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在《 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 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 冲出“樊笼”,返回“自然”。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 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 。
南朝:
谢灵运(385~433)南宋诗人。是开启 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从重性情的古朴之风 向重声色的唯美之风嬗变的第一人。以大量 山水诗打破了东晋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 歌题材的领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对 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谢诗中许多世代传 颂的名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 秀,岩高白云屯”、“林壑敛瞑色,云霞收 夕霏”等,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 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
谢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朓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他在诗歌 创作上成就最高的是山水诗,观察细微,描写逼 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谢脁的山水 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二谢。谢灵运的山水诗尚 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模山范水后总留有玄理 的色彩;谢脁的山水诗则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绘, 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谢脁的诗语言精美、音韵 和谐,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谢脁的诗不仅 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如“余 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 辩江树”,“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
(盛唐)孟浩然:
他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 写作,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 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 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生活的反 映。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 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城。”诗人从大处落墨,格调雄浑,气势磅礴, 洞庭湖壮丽雄伟的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表 现。
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 治、经济、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 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 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 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 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文人的隐逸情 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 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 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 味。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 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山水田园诗派介绍:
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 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 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 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 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 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 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 雄奇壮阔 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 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 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 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中唐)柳宗元:
•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永州和柳州两个时 期,其山水诗也主要创作于这两个时期。这两 个时期的山水诗在形式上是从五言到七言,以 古体为主到以近体为主,从意象上是从清秀澄 明到奇崛险怪,从情感上是从忧伤到绝望,由 此也就构成柳宗元山水诗的演变轨迹。
•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 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 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 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