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心态》作文讲评

《环境与心态》作文讲评

《环境与心态》作文讲评
作文要求:环境,有自然的,有社会的;心态,有个人的,也有群体的;环境与心态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请以“环境与心态”为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指导:
析题:1.这是复合概念,包括环境与心境。

3.这作文重在议论,这也是高三作文训练的重点,4.这次重在分析,分析环境与心境的关系。

一、注意的几个要点
1、重视审题
①审清是“关系型作文”。

把写作重点放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

②注意材料中的提示。

(提示你从哪些方面考虑)
但要注意:话题作文审题的重点应该是话题本身,而不是话题材料,也不是命题者的提示语。

如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审题立意相当明确,谈论的是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人生之路上,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很多人依然把命题重点放在对材料中四句名言的认识上,还有人直接拟题为《名言伴我行》;有的人把审题重点放在提示语上,将本来是辨证关系写成了选择关系。

2、握“关系型作文”的写作特点
i. 要把握“二者”,不要“写丢了一个”。

有的写心态决定一切,而环境却没有涉及;有的把环境突出了,而心态就没有写到,只见到环境的重要。

如20XX年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是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离题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

ii. 要有重点,不要平分秋色。

(泛论关系,不见重点)有的人两个都写,写完了环境的重要性,再写心态的重要性,平均分配力量,像是两个题目,两篇作文拼凑在一起。

这种作文实质上丢掉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iii. 要联系“另一个”来写“这一个”。

不要把“另一个”当点缀。

写环境,联系心态来写环境;写心态,联系环境来写心态,不能提到,点缀而已。

iv. 要把文章的主体内容放在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善于挖掘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如因果关系、转化关系,分析用辨证眼光分析其互相作用、影响,互相转化,相辅相成。

3、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要空谈哲理。

4、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来说理。

二、需要提高的几个方面:
1、要善于提炼观点,做到观点明确,有现实意义,不要为了作文而作文。

欠缺准确、深刻、尤其是新颖上。

2、要以“论证”为主,不要以“印证”为主。

论证是分析、说理,印证重在摆材料。

3、要善于运用材料,做到准确、典型
4、新鲜。

不要空口说百话。

(一篇作文什么材料也没有,就像白开水,作文可读性不强或材料就是我们班……,我有邻居怎样,一看就知道现编的。

如果高考作文,没材料,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有意识的积累材料很重要。

三、较好的立意:
如能够体现出对二者之间的辨证认知就较好:
例:“逆境方显英雄心”“心美才能环境美”“不要一味抱怨环境”“境由心
生”“态度决定一切”“改变心态,改变环境”“境遇磨砺人心”“用心创设良好的环境”“心远地自偏”“环境造人,人造环境”“在风浪中保持平常心”“环境一变人就变吗?”“在改变环境中改造自己”“不要心为物役”“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难”“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诱惑,心旌不摇”“内因起决定作用”“境遇多舛,我心依旧”“调整心态,改变环境”“世界不平心要平”“打扫环境,打扫心灵”“环境脏乱差,心里也添堵”“用良好心态影响周边”“绿色心情,绿色世界”“修心方能造时势”“正确对待不利境遇”“山有绝顶,我心无峰”“心有阳光,世界才会灿烂”
这一个题目,可以从许多方面来看,环境分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心态有积极、消极、逆反、进取心态,悲观、乐观。

范文:
环境与心态
面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范仲淹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而面对“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洞庭湖,范仲淹又说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就是不同的环境对心态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心态也能够影响环境,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创设环境。

(优点:1.在环境与心态上,他侧重心态对环境的影响。

2.联系环境突出心态,善于用一方面突出另一方面,避免偏颇,突出观点。

3.有一种散文的意味,使文气灵动,活泼。

活用了例子,达到议论的目的。


君不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利的环境并没有改变君子气节,反而留清白芬芳于人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并没有因喧嚣的环境而心浮气躁,反而能够用“心远”而致“地自偏”的效果,用良好的心态创设美好的环境。

反之,如果心态不好,也会“良辰好景虚设”,“暮霭沉沉楚天阔”。

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条件下,如果怀着从众的心态而“随而止”,也会“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会发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这说明心态和环境是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在不利的环境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化不利为有利;在有利的环境下,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思谦冲以自牧”。

要知道环境影响心态,心态也会影响环境,二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有位名人说得好:我们在无法改变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面对浮躁的周边环境,我们有必要学学“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切不可“扬其波”而“啜其醨”。

不但要远离尘垢,而且要改变不利环境,创设美好环境。

君不见,项羽面对敌强我弱的恶劣环境,破釜沉舟,示士卒以必死之心,结果楚军“以一当百”,终克强秦;还是这个楚军,在“四面楚歌”的心理战中,风声鹤唳,土崩瓦解。

这种心理战的功率于今发挥到了极致,球队之间进行心理攻防已到白热化程度,心理素质较弱的球队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商战中的营销心理学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美伊战争中的双方不也都利用了心理战术且收到了实效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在几位备选航天员中脱颖而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也是胜出的必要条件吗?为什么心理素质如此重要?就因为在主观和客观这两大因素中,主观因素发挥着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

在现代社会竞争中,如果你周边的环境不好,那就要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而不要一味抱怨环境。

二次大战盟军一位著名将军在困难面前总是抱着乐观向上的心态。

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这样,他回答说:“我小时候在家中打扑克牌
时,有时为抓到的牌很不好而恼怒,这时我的母亲告诉我,不要抱怨自己的牌不好,而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几张牌。


中国有句古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人人手中都会有几张牌,每个人手中的牌又是不一样的,这就如同面对的环境。

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把现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改变环境。

我国航天工业集团有个著名的“三刀师傅”,那是由于他在为一个国防工业关键部件加工时,最关键的只有三刀,多一刀或少一刀,那么几十万人几十年的心血就要付之东流。

这位师傅虽然全身湿透,但是仍然用良好的心态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不就是良好的心态转化为物质条件了吗?不就改变了我国高科技环境了吗?高位截瘫的史铁生和只能坐在轮椅中度日的霍金尚且用他们良好的心态为创设美好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改变心态去创设美好环境呢?现实环境无论怎样糟糕,我都不会沮丧,我会努力调整心态,努力创设美好环境,我不因世界的阴影而苦恼,世界因我的笑容而灿烂。

法国作家菲利普·德朗说:“目光决定世界。

”我要说:“心态创设环境。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