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2937篇)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2937篇)

A、餐具一餐一消毒
B、寝室、活动室一周一消毒
C、儿童内衣隔日一消毒
D、儿童用品玩具定期清洗、消毒
>>>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幼儿生活常规教育
【答案】:C
【解析】:
儿童内衣无须隔日消毒,换洗后进行消毒即可。
14.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9.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 )。
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B、全面发展的原则
C、经常化原则
D、多样化原则
>>>
【知识点】:第6章>第2节>幼儿健康教育
【答案】:A
【解析】:
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应注意合理安排、调节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量,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提高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发展。
17.教师利用椰子壳、塑料袋等物品画画,体现环境创设的( )原则。
A、经济性
B、适宜性
C、整合性
D、个体差异性
>>>
【知识点】:第4章>第1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原则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的描述为旧物利用,符合经济性原则。
18.关于表现性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
19.能增强幼儿对图形、数量的理解,获得对称、厚薄、宽窄、上下等概念的创造性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体育游戏
>>>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的分类
【答案】:B
【解析】:
结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在于能使幼儿了解各种结构材料的性质,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获得对对称、平衡、高度、长度、厚薄、宽窄、上下和左右等概念的认识,学习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建构技能。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
动机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3.下列研究者都对儿童发展理论做出了贡献,其中哪一位研究者提出的相关理论不是基于行为主义的( )
A、皮亚杰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30.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 )
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
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
>>>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评价游戏教育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C、幼儿园的沙水区是一种固定结构材料设施
D、迷宫属于眩晕类的设施
>>>
【知识点】:第4章>第1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与策略
【答案】:B
【解析】: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使用面积平均4平方米及以上。幼儿园房舍按功能分有幼儿生活用房和服务用房。幼儿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乳儿室、配乳室、喂奶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洗浴)、衣帽储藏室、音乐活动室等。幼儿园的保健室、隔离室和消毒室属于服务用房。
C、教育化
D、虚构化
>>>
【知识点】:第5章>第2节>幼儿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答案】:C
【解析】:
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故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教育化。
29.以下关于幼儿园户外空间创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园的人均户外活动面积是3平方米
B、幼儿园房舍按功能分有活动用房和服务用房两种
A、信任感
B、自主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
【知识点】:第1章>第1节>儿童发展理论
【答案】:C
【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12.人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各种声音、气味、味道以及空间远近和时间长短等。这是由于( )
6.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档案袋评价法
D、实验法
>>>
【知识点】:第7章>第2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方法
【答案】:B
【解析】:
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幼儿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幼儿发展情况的方法。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属于作品分析法,
23.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
【知识点】:第6章>第1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答案】:D
【解析】:
在运用讨论法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的不对,也不应该立即打断,因为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8.动物脂肪主要是( ),它的过量摄人,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A、饱和脂肪酸
B、不饱和脂肪酸
C、脂蛋白
D、甘油
>>>
【知识点】:第3章>第2节>幼儿膳食与营养
【答案】:A
【解析】:
一般认为,我国1~6岁幼儿每日膳食中脂肪供给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30%~35%。脂肪摄入过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埋下隐患,因此要从幼儿时期开始预防动脉硬化,适当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A、感觉和知觉
B、听觉和运动觉
C、感觉和推理
D、感觉和嗅觉
>>>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认知发展
【答案】:A
【解析】: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肤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13.幼儿园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25.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
A、个性的调节系统
B、个性的倾向性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个性的能动性
>>>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个性发展
【答案】:C
【解析】:
个性的心理特征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26.儿童显示出性别意识,并能正确辨别自己和他人是男孩或者女孩的年龄是( )
10.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的是( )。
A、诊断与改进功能
B、鉴定与选拔功能
C、导向与调节功能
D、阻碍功能
>>>
【知识点】:第7章>第2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方法
【答案】:D
【解析】: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诊断与改进功能、鉴定与选拔功能、导向与调节功能三个方面。
11.3~6岁幼儿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16.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条件。
A、必备
B、主要
C、次要
D、生活
>>>
【知识点】:第4章>第1节>幼儿园环境概述
【答案】:A
【解析】:
学前教育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房屋设施、儿童教育工具、场所布置等物质条件,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这些,学前教育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社会性发展
【答案】:A
【解析】:
儿童对他人的性别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直到2.5~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27.3~4岁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
A、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22.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提出在教学中应理解儿童、因材施教,并提出儿童的“六大解放”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杜威
C、陶行知
D、张雪门
>>>
【知识点】:第2章>第2节>中西方著名教育家学前教育思想
【答案】:C
【解析】:
陶行知的主要贡献和观点主要包括:(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2)重视幼儿教育;(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B、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C、能自己协商解决
D、无需他人介入解决
>>>
【知识点】:第2章>第4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选
【答案】:B
【解析】:
具体参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人际交往”中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内容。
28.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
A、自主化
B、社会化
B、表现性目标适合于表述复杂的智力活动
C、表现性目标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
D、表现性目标是预先规定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