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我又等了些时候,然后到客厅去。

大针正指两点半十分钟内,海潮就要达到最高点了。

如果尼摩船长没有许狂妄的诺言,那么诺第留斯号立即就要脱离礁石了。

不然的话,那在它能离开珊瑚石床之前,恐怕还要这样度过不知多少年月呢。

可是,不久就在船身上感到有些作为前奏的抖颤。

我听到珊瑚石上石灰质形成的不平表面在船边上摩擦,沙沙作响了。

两点三十五分,尼摩船长出现在客厅中。

“我们要开行了。

”他说。

“啊!”我喊一声。

“我下了命令,要打开嵌板。

”“那些巴布亚人呢?”“哪些巴布亚人?”尼摩船长回答,同时轻轻地耸一耸肩。

“他们不是要走进诺第留斯号里面来吗?”“怎样进来?”“从您叫人打开的嵌板进来。

”“阿龙纳斯先生,”尼摩船长安静地回答,“人们不能这样随便从嵌板进来,就是它们开着也不能。

”我眼盯着船长。

“您不明白吗?”他对我说。

“一点不明白。

”“那么,您来吧,您就可以看见了。

”我向中央铁梯走去。

尼德·兰和康塞尔在那里,他们心中很奇怪,正看着船上的人员把嵌板打开,同时疯狂可怕的大声叫唤在外面震天价响。

嵌板的外面放下来了。

怕人的二十副脸孔现出来了。

但第一个土人,那个把手放在铁梯扶手上的,马上被一种神秘不可见的力量推到后面去,他发出怕人的叫喊,做出奇怪的跳跃逃跑。

他的十个同伴陆续前来按扶手,十个也得到相同的命运,受到打击,向后逃走。

康塞尔乐得发狂了。

尼德·兰由于他急躁的天性所驱使,跑到楼梯上去。

但是,一当他两手抓住扶手的时候,他也被击惯倒。

“有鬼!有鬼!”他喊,“我被雷打了!”(1)选文是出自法国的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

(2)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

(3)请结合选段和原著,简要分析一下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1)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2)从尼摩船长确定诺第留斯号可以按时离开礁石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和镇定的人;从尼摩船长用铁梯扶手通电赶走土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3)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例如选段中“我们”受到土人的围攻这个情节很惊险,但是尼摩船长用“电”击退了他们又显得很巧妙。

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名著中的“海底漫步”情节是幻想出的,但是对海底生物的介绍又让我们认识了很多科学知识。

③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尼摩船长,他不仅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解析】【分析】(1)由文段中的“尼摩船长”和“诺第留斯号”可知该文段选自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

(2)从文段中“我”与尼摩船长的对话中他“轻轻地耸一耸肩”、“安静地回答”可以看出他的从容和自信;从选段后文得知土人之所以感到害怕是因为尼摩船长用铁梯扶手通电,当他们手扶铁梯时就会被电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3)①以科学为依据,细节描写详尽。

凡尔纳可被称为是“奇异幻想的巨匠”,他的想象力是毫无束缚的,他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大海深处,探索着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栩栩如生的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不可实现的梦想,创造出了集所有先进设备于一身的“鹦鹉螺号”;②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场面描写波澜壮阔。

这部小说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写法,行文一开始就吸引住了我们,人们在海上多次遇见的神秘的怪物,它究竟是什么呢?是移动的暗礁,还是一只独角鲸?等等一系列的疑惑映入人们的脑海,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⑵从尼摩船长确定诺第留斯号可以按时离开礁石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信和镇定的人;从尼摩船长用铁梯扶手通电赶走土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⑶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例如选段中“我们”受到土人的围攻这个情节很惊险,但是尼摩船长用“电”击退了他们又显得很巧妙。

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名著中的“海底漫步”情节是幻想出的,但是对海底生物的介绍又让我们认识了很多科学知识。

③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尼摩船长,他不仅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⑶本题考查探究名著艺术特色的能力。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

该回目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________。

(2)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说说唐僧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1)吴承恩;明代;三打白骨精(2)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解析】【分析】(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编写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从文中重点词语“白骨夫人”推断,该回目的故事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2)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如“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等描写即可分析出唐僧是一个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的僧人。

故答案为:⑴吴承恩;明代;三打白骨精;⑵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点评】⑴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⑵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祥子只休息了一天,便照旧去拉车。

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

他的神气很象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

原先他就不喜欢说话,现在更不爱开口了,除了必须开口,他简直的不大和人家过话。

②在厂子里,他可是交了朋友;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是不出声的雁也喜欢群飞。

他的烟卷盒儿,只要一掏出来,便绕着圈儿递给大家。

赶上大家赌钱,他不像从前那样躲在一边,也过来看看,并且有时候押上一注,输赢都不在乎的。

他们喝酒,他也陪着;不多喝,可是自己出钱买些酒菜让大家吃。

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自己的路既走不通,便没法不承认別人作得对。

朋友之中若有了红白事,原先他不懂得行人情,现在他也出上四十铜子的份子,或随个“公议儿”。

不但是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因为他明白了这些事并非是只为糟蹋钱,而是有些必须尽到的人情。

在这里人们是真哭或真笑,并不是瞎起哄。

③那三十多块钱,他可不敢动。

弄了块白布,他自己笨手八脚的拿个大针把钱缝在里面,永远放在贴着肉的地方。

不想花,也不想再买车,只是带在身旁,作为一种预备。

④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

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

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拚命——像他原先那样一一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⑤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儿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

自怜便自私,他那点儿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

(1)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严重地打击了祥子?(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言。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

②为这句话做批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儿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

(3)选文写出了祥子的哪些不良嗜好?祥子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4)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整本小说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答案】(1)虎妞难产而死。

(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祥子的样子比作“风暴后的树”,形象地写出祥子在遭受打击后没有了精神的状态。

②示例:“都”“有点儿”写出了只要有一点理由,祥子便偷懒不出车,从这两个词我看到了祥子的懒惰。

(言之成理即可)(3)不良嗜好:抽烟、赌钱、喝酒生活状态:懒散、麻木、对生活丧失信心。

(4)示例:不同意。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像祥子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即使这一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但只要黑暗的社会现实未改变,他终究还是会不幸。

更何況一定还会有其他像祥子一样的人堕落下去,这是大多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祥子”的命运。

(言之成理即可,强调社会现实)7.【解析】【分析】(1)阅读文段可知,祥子的种种表现是在他第三次破产,也就是虎妞难产死后开始的,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开始走向堕落。

(2)①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阅读句子可知,该句将“他的神气”比喻成“风暴后的树”,由此可以看出虎妞的死对祥子的打击是巨大的,用受到暴风雨打击的树木形象的展现了祥子在经受打击之后的无精打采的神情;②题干要求为这句话做批注,阅读文段和句子可知,此时的祥子开始为自己不出车找借口,“都”“有点儿”“一歇就是两三天”可以看出祥子开始趋于懒惰,已经没有了从来那股努力奋斗的劲儿;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由文段第二段中“他的烟卷盒儿,只要一掏出来,便绕着圈儿递给大家。

赶上大家赌钱,他不像从前那样躲在一边,也过来看看,并且有时候押上一注,输赢都不在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