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上次老师说我们考试的时候不能写的一样,你们可以找一下我后面标的页码,自己整理归纳,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背。

1、lipid rafts model脂筏模型:该模型认为在甘油磷脂维生物膜的主体上,胆固醇、鞘磷脂等富集区域形成相对有序的脂相,如同漂浮在脂双层上的“脂筏”一样载着某些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各种膜蛋白。

P55在生物膜上胆固醇富集而形成有序脂相,如同脂筏一样载着各种蛋白.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大小约70nm 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页。

2、p53 protein,P53蛋白:313页p53蛋白能调节细胞周期和避免细胞癌变发生。

3、Hayflick limitation Hayflick界限:细胞停止分裂是由细胞自身因素决定的,与环境条件无关,正常细胞具有有限分裂次数,而癌细胞能够在体外无限增殖。

P356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Hayflick界线。

4、cell line细胞系: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有极少数细胞可能渡过“危机”而传下去。

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又可顺利地传40-50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

P435、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信号。

P2326、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细胞程序性死亡: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死亡往往受细胞内由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要求特定基因表达,是“主动”而非“被动”的过程。

P3417、biomembrane生物膜:真核生物内部存在由膜围绕构建的各种细胞器。

细胞内的膜系统和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

P548、Second messenger;第二信使:是指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到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P1609、Ras protein Ras蛋白:在许多真核细胞中,Ras蛋白在RTK介导的信号通路中也是一种关键组分。

Ras蛋白是ras基因表达产物,是由1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的单体GTP结合蛋白,具有GTPase活性,分布于质膜胞质一侧,结合GTP时为活性态,而结合GDP时为失活状态,是GTPase的开关蛋白。

P17710、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在活细胞中伴随着呼吸链的氧化过程所发生的能量转换和ATP的形成。

P9011、endomembrane system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P11212、K+, Na+-ATPase Na+-K+泵:位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由2个α和2个β亚基组成四聚体,β亚基是糖基化的多肽,并不直接参与离子跨膜转运,但帮助在内质网新合成的α亚基进行折叠。

P7413、telomere theory端粒学说:14、Protein Sorting蛋白质分选:真核细胞中除线粒体和植物细胞叶绿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绝大数蛋白质都是核基因编码,或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或在粗面内质网膜集合核糖体上合成。

然而,蛋白质发挥机构或功能作用的部位几乎遍布细胞的各种区间或组分。

因此必然存在不同的机制以确保蛋白质的分选,转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也只有蛋白质各就各位并组装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才能参与实现细胞的各种活动。

P13815、focal adhesion黏着斑:是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参与的细胞骨架组分是微丝,跨膜黏附性蛋白质是整联蛋白质,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和纤连蛋白,胞内锚定蛋白有蛋白、α- 肌动蛋白、细丝蛋白和纽蛋白等。

P36316、Stem cells 干细胞:是机体中能进行自我更新(产生与自身相同的子代细胞)和多分化潜能(分化成不同细胞类型)并具有形成克隆能力的一类细胞。

P322 17、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s (MTOC)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体外组装可以分为成核和延伸两个阶段。

在活细胞内,能够起始微管的成核作用,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P20918、Telomere;端粒:是染色体两个端部特化结构。

端粒通常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DNA组成(TEL DNA)伸展到染色体的3’端。

P254.19、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是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基因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一旦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P31220、integrin整:联蛋白: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属于异亲型结合、Ca+或Mg+依赖性的细胞黏着性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着。

P37121、Extracellular matrix 细胞外基质:多细胞生物的组成除了细胞之外,还包括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在结缔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所分泌形成的复杂的网络结构,占据结缔组织的大部分外空间。

P3722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蛋白偶联受体:是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家族,普遍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表面,根据其偶联效应蛋白的不同,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

P15923、ubiquitination pathway(泛素化途径)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机制中,有一种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或不稳定蛋白质的机制,即泛素化和蛋白酶体所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P11524、House-keeping genes管家基因: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糖酵解酶系基因P31925、Cell 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离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P31926、RGD domain:27、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核孔复合体P229是内外核膜融合产生的圆环状结构,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蛋白分子复合体。

28、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电子传递链: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接受和释放电子的分子和原子被称为电子载体,而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被称为电子传递链。

P9229、microsome微粒体:是细胞被匀浆破坏时,内膜系统的膜结构破裂后自己重新封闭起来的小囊泡,只要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些小囊泡的直径大约100nm作用,是异质性的集合体。

PP第五章30、N or O-linked glycosylationN连接或者O连接的糖基化:大多数寡糖链在糖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从内质网膜上磷酸多萜醇载体转移到靶蛋白三氨基残基(Asn-X-Ser/Thr,X为除Pro以外任意的氨基酸)序列的天冬酰胺残基上,称之为N-连接的糖基化,与天冬酰胺直接结合的糖都是N-乙酰葡糖胺。

少数糖基化是发生在靶蛋白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或发生在靶蛋白羟脯氨酸残基上(如胶原蛋白),称之为O-连接的糖基化。

P12031、desmosomes桥粒: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锚定连接方式,最明显的形态特征是细胞内锚定蛋白形成独特的盘状致密斑,一侧与细胞内的中间丝相连,另一侧与跨膜黏附性蛋白质相连,在两个细胞之间形成纽扣样结构,将相邻细胞铆接在一起。

P36332、γ-tubulinγ-微管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微管组织中心的蛋白质,在成核的微管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Ppt第七章33、oncogenes;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与分裂的一类正常基因,其突变能引起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P31234、cell coat 细胞外被:又称为糖萼,指细胞质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黏多糖物质,糖蛋白与糖脂分子突出于细胞表面的糖链分子就形成了糖萼。

具有保护和识别作用。

PPT第十三章35、cell totipotency;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P32136、luxury genes奢侈基因:在各种组织中有不同的选择性表达基因,用来维持组织的特异性功能的这些基因称为组织特异性基因。

Ppt十二章37、Double Messenger system (IP3/DAG);双信使系统:以磷脂酰肌醇代谢为基础的信号通路最大的特点就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种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A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

P17338、Caspases: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s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

它们的活性位点均包含半光氨酸残基,能够特异地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链。

P34539、ribozyme核酶: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40、cell-free-system:指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与成分,但包含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的物质(如功能体系和酶反应体系等)组成的体系即为非细胞体系。

PPT第二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