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补充练习班级:姓名:小学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一、根据要求修改下面的句子。
1、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改为比喻句)4、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 ________(改为拟人句)9、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
(排比句)二、下面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三、五下语文课文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1.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设问句)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比喻句)3.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设问句)4..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拟人句)5.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拟人句)6.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排比)7.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排比)8.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建筑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比喻,拟人)9.风火山这座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比喻,拟人)10.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比喻)1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反问)1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夸张)1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比喻)14.村庄惊醒了!(拟人)15.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16.死亡的洪水在狞笑声中逼近。
(拟人)17.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夸张)18.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9.你还算是个党员吗?(反问)20.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比喻)2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2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23.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夸张)2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对偶)2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26.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比喻)句子强化训练(一)一、句式变换。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1)守门员扑住了好几个险球。
(2)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3、缩写句子。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2)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4、扩写句子。
(1)张衡是天文学家。
张衡是()国古代()的天文学家。
(2)人们坐在粗木凳上饮着葡萄酒。
()的人们坐在()的粗木凳上饮着()的葡萄酒。
(3)歌声飘荡在湖面上。
()的歌声飘荡在()的湖面上。
(4)小姑娘端着蜡烛走上楼来。
(5)洪水淹没了村庄。
(6)《西游记》是神话小说。
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如果没有绿叶衬托,鲜花能有这样美丽吗?(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6、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2)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的。
反问句:(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7、把下面的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肯交出来。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8、把下列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2)张老师对我说,放学后她来给我补习功课。
二、修改病句。
1、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2、西安的古迹很多,有大雁塔、钟楼、电视塔等等。
3、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4、他因为是文艺爱好者,所以是体育爱好者。
5、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们提高了认识。
6、今年我班订了几种杂志,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会》和《现代少年报》等。
7、“六一”那天,江城万名儿童参观了空军跳伞表演。
8、我买了柿子、葡萄、桃子、苹果和许多水果。
9、凛冽的寒风几乎把我的手全冻僵了。
10、解放军叔叔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1、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历史博物馆。
12、我们中国的人口素质普遍增加了。
13、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14、我们要正确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成语。
三、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芝麻大点的事哪用得着你亲自处理!()2、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
()3、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闪电雷击,不怕野火烧身。
()4、皂荚树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5、如果鲜花没有绿叶衬托,能有这样美丽吗?()6、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公园。
()7、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8、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四、照样子写句子。
1、这悬崖,好像巨人般地挺立着。
(比喻句)2、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儿一样细。
一串一串,在夕阳下闪亮。
(比喻句)3、大柳树每天梳理着她的长发,等待着燕子姑娘的到来。
(拟人)4、小明打开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两个连续动作的句子)五、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2、()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3、()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六、句子的综合训练。
1、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改为肯定句:(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改为夸张句:(4)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改为拟人句:(5)树叶很绿。
改为比喻句:(6)天下没有学不会的本事。
改为反问句:(7)林冲打败了傲慢无礼的洪教头。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8)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用带点的词造句:(9)他现在去公园。
改为双重否定句:(10)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改为语气强烈的3个句子:A.B.C.(11)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
扩句:(1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缩句:(13)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缩句:(1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缩句:(15)他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三四国的英语。
修改病句:(16)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修改病句:(17)加标点。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18)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9)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修辞方法是:()(2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修辞方法是:()(21)打了败仗的敌人,成了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修辞方法是:()(22)写一句有关立志的名言:(23)写一副对联:(24)1.归来饱饭黄昏后,。
2.九曲黄河万里沙,。
3.大儿锄豆溪东,。
最喜小儿亡赖,。
4.,收篙停棹坐船中。
5.羌笛何须怨杨柳,。
七、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
()2、《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
()3、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他斗不过蔺相如。
()4、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5、“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是感叹句。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侯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是比喻句。
()7、《白杨》一文中,爸爸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
()8、《清平乐。
村居》的作者是宋朝的词人辛弃疾。
()9、《冬阳。
童年。
骆驼队》以朝鲜人民对即将离别的志愿军谈话的口气写的,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10、《桥》一文运用了很多简短的句、段,这样是为了渲染紧张的气氛。
()八、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2.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