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人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冀人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运动着的世界【教学思路】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的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本课围绕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设计两个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运动着的世界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制作资料卡片。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课观赏图片。

(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教师:同学们这些图片漂亮吗?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人们走、跑;动物游、飞、跳和爬;风吹、水流和机器的疾驶和飞转等等,都是运动,只是运动的形式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在不停息地运动着,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

那么,大家还能不能举出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既然世界上有这么多物体运动的例子,那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活动1:它们是怎样运动的?1.欣赏图片。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片,说说这幅图中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学生自由回答。

2.实际举例。

(1)教师:同学们都很积极啊!都想说一说,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一个自由发挥的时间,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说说。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举例说明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

3.思考题: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

(2)学生分组说说本组的意见。

(3)学生可能会找出相对静止的物体,让学生相互争论、有所认识,争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下一环节的铺垫。

4.关于运动,想研究的问题。

(1)结合上一环节的争论进行。

(2)教师: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做出标记。

(3)学生提出新问题、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

活动2: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1.提出学习方法——搜集资料、制作卡片。

教师:同学们非常不错,提出了许多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来研究、解决问题,找出有研究价值、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

这节课老师教你们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并整理、制作资料卡片。

2.教学生搜集资料、记录资料。

(1)教师示范搜集资料、记录的方法。

(2)课件展示:方法有看书、读报、询问长辈、上网查阅等,把有关运动的资料记录下来——做成资料卡片。

3.学生进行练习。

(1)课堂练。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拿出自己带来的书籍、报纸进行练习,学习基本的记录搜集资料的方法。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资料卡片的制作。

(2)课后练。

教师: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物体的运动的知识,课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搜集、整理资料制作成卡片。

【板书设计】运动着的世界活动一: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活动二: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1.搜集资料的途径:看书,读报,询问长辈,上网查询等。

2.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资料类别、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

3.资料卡片的格式:动物运动会【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片断,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为活动3做铺垫,运用游戏性较强的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认识梳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的运动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并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同的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总结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看一看,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来到了动物王国。

请大家看大屏幕。

播放动物运动的课件。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所播放的视频想一想,哪些动物天上飞?哪些动物地上爬?哪些动物陆上跑?哪些动物水中游?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二)新课教学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1.观察动物运动教师: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写出你的做法。

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2.模仿动物运动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一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这里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评价。

3.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教师: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再模仿一下你所感兴趣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请小组成员把每个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小组活动,评出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结果记录方格中。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教师:让我们回忆一下校运会的情景,想一想,运动会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呀?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填一下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学生填写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教师:大家都有参加运动会的经验,现在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帮助它们报名吧。

首先各小组讨论确定一下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小组讨论,确定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动物适合参加的比赛项目,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速度,最长运动距离。

【板书设计】动物运动会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1.观察动物运动。

2.模仿动物运动。

3.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

【第二课时】(一)导课教师: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上节课讲了些什么内容呀?请举手回答,看谁回答的准确。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上节课我们已经为动物报名参加运动会了,这节课我们就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教师:现在我们看已经填好的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小组内讨论一下报名结果是否合理,陈述报名理由。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上节课,我留了一个作业,就是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速度,最长运动距离。

下面,大家根据查询结果预测一下:在每个项目中,哪种动物能得冠军呢?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参加相同项目的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呀?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好,我给大家一点提示,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它们身体哪一部分比较发达呀?其他各组动物又如何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擅长跳跃的动物后肢比较发达,擅长游泳的动物身体多为流线形,身体表面光滑。

)活动3: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1.欣赏课件教师:我们欣赏一下动物运动的课件。

师生共同观赏课件。

教师:从课件中我们知道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呀?学生回答。

(运动方式)2.小组讨论教师:除了按照运动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外,还能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把你们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哪个小组分得细?学生活动:思考分类标准并把结果记录在动物分类记录卡上。

汇报结果。

3.阅读“科学在线”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动物运动会活动3: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1.欣赏课件。

2.小组讨论。

3.阅读“科学在线”。

生命在于运动【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内容由一个基本活动和一个扩展活动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在体验运动的基础上,比较运动前后自己身体状况发生的变化,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体验坚持长期锻炼的好处,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三)科学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的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2.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活动以便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材料与用具:跳绳、体育运动器材、秒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我们举行过“动物运动会”,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跑、跳、爬、游、飞等,那么你知道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繁殖后代等。

那么我们人类也经常提倡运动,那么人为什么要运动呢?你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新课《生命在于运动》。

(二)新课教学活动1:比较运动前后的变化1.组织学生运动教师:首先,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小小运动会,项目有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60米跑、连续蛙跳20次、爬台阶,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按照运动项目进行分组。

学生活动并选择好运动项目。

教师:运动前,大家先想想,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怎样能证明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猜想、回答、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