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当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上海XX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03-10-30目录1. 典当行业发展的现状 (2)1.1. 发展概述 (2)1.2. 典当基本类型及主要业务 (2)1.2.1. 典当 (2)1.2.2. 典当基本类型 (3)1.2.3. 主要业务 (3)1.3. 监管现状 (3)1.4. 典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4)2.典当行业发展风险 (4)2.1. 服务风险 (4)2.2. 经营风险 (4)2.3. 管理风险 (5)3.典当行业发展趋势 (5)3.1.布局更加合理 (5)3.2.业务不断创新 (6)3.3.实现规模经营 (6)3.3.1. 集团控股形式 (6)3.3.2. 连锁店形式 (6)3.3.3. 成为上市公司 (7)3.4.决策科学化和信息系统化 (7)3.4.1. 决策科学化 (7)3.4.2. 信息系统化 (7)4. 杭州典当行业发展情况 (7)4.1.发展概况 (7)4.2.杭州部分典当行简介 (8)4.2.1.杭州恒丰典当行 (8)4.2.2.杭州国信典当行 (9)4.2.3.杭州银通典当行 (9)4.2.4.浙江中财典当行 (9)4.2.5.萧山钱江典当行 (10)自2001年8月8日《典当行管理办法》颁布实行以来,我国的典当业在规范法制的轨道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方对典当行业良好的发展预期,各种资本竞相涉足典当行业,这也为典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下面将对典当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杭州市典当行业的发展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1.典当行业发展的现状1.1.发展概述典当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典当行是抵押银行的前身,堪称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在国外被称之为“第二银行”。
在我国,典当业自产生以来,已经走过1600多个春秋。
据史料记载,典当最早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宋两朝,鼎盛于明清两代,衰落于清末民初。
新中国成立后,典当业被政府逐步取缔,时间长达30多年。
直到1987年12月,四川成都华茂典当行的诞生,标志着典当业在我国重新复出。
随即,兴办典当行的大潮就遍及全国,其中浙江温州典当行发展最为迅速。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典当业发展很快。
从1987年典当业重新复出,到1996年,全国典当行已发展到3013家。
1996年4月,央行发布了《典当行管理暂行规定》。
此后,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这一规章对国内典当行进行了清理整顿,经过整顿后国内典当行减少到1304家。
到2001年底,我国有典当行(不包括分支机构)816家,其中国有企业占9.07%。
集体企业占33.21%,私营企业占15.20%。
股份制企业占39.34%,其他类型企业占3.19%。
这一方面说明经过清理整顿,我国典当行的数量有所下降;同时说明不同资本纷纷投资典当业,股份制和私营资本成为一支重要的发展力量。
截至2002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典当行1154家,全行业注册资本总额75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1万余人。
国内设有20家以上典当行的省会城市有10个,其中最多的要数海口和成都,两城市均为49家。
截止2003年4月底全国共有典当行1374家,分支机构34家,全行业注册资本总额95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13000余名。
1.2.典当基本类型及主要业务1.2.1.典当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1.2.2.典当基本类型(1)应急型典当。
当户融资的目的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如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
这类当户以广大普通社会公众居多。
(2)投资型典当。
当户融资的目的是为了从事生产或经营,如做生意用钱、上项目调头寸等。
这类当户通常是个体老板、一些中小企业。
他们往往利用手中闲臵的物资、设备等,从典当行押取一定量的资金,然后投入到生产或经营中,将死物变成活钱,利用投融资的时间差,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3)消费型典当。
当户融资的目的既不为应急也不为赚钱,而纯粹是为了满足某种生活消费,如出差典当些路费、旅游典当些零花钱。
1.2.3.主要业务(1)传统业务。
该类业务的当品主要是:金银珠宝首饰、古玩字画等能够保值增值、易于保管的物品。
此类业务是目前大多数典当行主要经营的业务,办理时间一般都比较短,现场就可以办理完毕。
(2)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
该业务以房地产为当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典当业务,由于其数额较大,一般办理时间较长。
(3)证券典当业务。
这是《典当行业管理办法》颁布后出现的新业务,主要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当品的业务,该项业务发展比较迅速。
(4)汽车典当业务。
以汽车为当品的典当业务,由于汽车业的发展,该类业务发展很快。
1.3.监管现状从1987年开始,典当业的监管先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2000年国家对典当行业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2000年6月16日,央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典当行业监管职责交接的通知》,将原由央行监管的典当行作为特殊工商企业移交国家经贸委统一归口管理。
央行将对典当业的行业政策、法规制订,典当行市场准入和退入,典当行日常业务监管以及对典当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的四项监管职责移交国家经贸委。
2001年8月8日,国家经贸委正式出台了《典当行管理办法》,简化了审批程序,减少了典当行的审批环节,取消了股本结构限制,降低了典当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允许负债经营和设立分支机构,所有这些大大拓展了典当业的发展空间。
次后,典当业采取了实行《典当经营许可证》编码制度,统一全国当票格式和续当凭证格式,并实行典当行年审制度等监管措施。
目前,典当行业主要的政策法规有:《典当行管理办法》、《典当业治安管理办法》、《关于全国统一当票使用和管理的通知》、《关于典当行业企业所得税征管和收入级次划分有关问题的通知》、《典当行规》等。
1.4.典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1)国典当机构明显偏少,且分布失衡。
全国目前共有典当行1370多家,平均每个省市不足40家。
其中广东省最多,占了115家;辽宁省其次,为92家;经济活跃的上海市,只有12家;北京市更少,仅4家;西藏至今仍没有一家典当行。
(2)典当行的经营规模也十分有限,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绝大多数的典当行都是小本经营,目前全国典当行的平均注册资本不过600万-700万元,其中一大批典当行的注册资本仍是1996年国家清理整顿典当行业时东拼西凑的500万元(当时的市场准入标准,现在最低注册资本为300万元),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现代典当业尤其是房地产典当,需要典当行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否则,就只能停留在传统典当业拾遗补缺、调余剂需的小本生意上。
典当行普遍存在着内部分工简单,工作人员较少,业务素质偏低等问题。
我国现有典当行平均每家的从业人员在10个人左右,有的甚至只有3到4个人。
工作人员家族化现象严重,队伍专业素质普遍不高,业务拓展乏术。
(3)典当行业经营比较混乱,典当行业虽然经过治理整顿,经营和管理有了很大的改进和规范,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典当行虽是按照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非金融机构,但一些典当行违规吸收存款甚至高息揽储,有些还违规发放贷款甚至发放信用贷款;在少数地方非法的典当行和典当经营十分猖獗,一些旧货商店明着搞寄卖,暗地里却经营典当业务,从而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和金融秩序。
2.典当行业发展风险2.1.服务风险典当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对于整个服务过程中的人员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典当经营是由人来操作的。
其管理人员及经营人员的素质高低是经营成败的关键。
根据《典当行管理办法》增所规定的经营范围,典当行可做的业务实在太多,基本上社会上可以流通的物品都可以典当,行业的交叉,业务的庞杂,使当今典当行对人才的渴求、使用、培养比任何一个行业都显得迫切与重要。
要想规避风险,首先决策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社会知识、良好的品德和果断的作风,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精神。
其次,要选好人,用好人,培养人,留住人。
历史决定了典当行没有现成的专业人员,只能在经营中逐步培养,合格的典当经营人才是典当业防范风险和快速发展的根本。
2.2.经营风险传统的典当由于业务经营范围较小,相对集中,且绝当商品再次流通赢利速度相对缓慢,使很多典当行的变现通道不畅,小额物品绝当折价变卖无场地、无经验,大额物品变卖处理时间漫长,而典当行本就是依靠息差和时间差来获得经营利润,这样一来势必使典当行在经营过程中资产质量大为降低,提高了其经营风险。
如何在收当时就预先防范绝当处理风险,如何形成绝当快速处理网络,使风险在经营中得到化解;同时,如何配备并运用现代化的勘估设备,建立快速而又齐全的信息网络,在鉴定估价中做到公正、公允、快速、绝当后能二次流通并可盈利,使典当行的资产质量得到较大提高都是传统典当面临的重大挑战。
2.3.管理风险由于典当行又是一个小而全的企业,涉及行业广泛,经营品种多,人为因素对于服务风险的有着很大的影响,典当行要有发展,就必须严格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应有严格有效的内控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如此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
许多典当行经营风险的发生与其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
客观上,典当业复出时间短,小而杂,不像各商业银行那样经营时间长,有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
各地典当行普遍存在着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业务操作不规范,执行制度不严格,职责权限不清楚等问题。
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一是责任控制;二是程序控制;三是内部牵制。
监管部门和典当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高度认识到建立缜密有效的内控机制是典当行防范风险和有效运作的必由之路。
3.典当行业发展趋势从整体上看,典当行业在国家的宏观管理和规划下,在未来几年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同时,由于其整体盈利水平较高,行业空间较大,在各种资本的推动下,典当行业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就典当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典当业将朝着布局更加合理、业务不断创新、实现规模经营、决策科学化和信息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3.1.布局更加合理尽管典当行业是一个投资回报较高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经营风险较高的行业。
就我国当前典当行业的布局来看,有不尽合理之处,有些地区典当行业发展过快,造成行业的竞争激烈,有些地区却存在个别典当行垄断市场的情况,过度竞争和垄断都不利于典当行业的发展,要使典当业在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将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管理部门必然会对其地区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因此,国家每年都会制定一个典当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现有典当行的数量和规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来审批典当行,通过这样的行业管理,来促使典当行业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竞争、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