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事业编招考刷题

教师事业编招考刷题

教师招聘刷题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2.某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歌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3.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A.具体迁移B.顺应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迁移4.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内化说D.关系转换说5.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的实验者是()。

A.贾德B.奥苏贝尔C.布鲁纳D.皮亚杰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7.在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8.()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9.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10.元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比纳。

(判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迁移即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

2.【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联系实际生活等。

3.【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

4.【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共同要素说,也称为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要素。

5.【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学习迁移理论。

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提出了概括说,认为迁移是基于两种学习之间的一般原理。

即学习A时获得的一般原理用于学习B时所产生的迁移。

它是共同要素说的一种发展。

6.【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7.【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8.【答案】学习策略。

9.【答案】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0.【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元认知”概念是弗莱维尔提出来的。

1.()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D.海德2.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

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B.替代性经验C.言语说服D.情绪唤起3.小平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发现学习过程本身有乐趣。

根据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小平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4.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5.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谐音联想法6._______________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_______________。

7.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原因所做的_______________。

8.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______的影响。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选择性。

(判断题)1.【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2.【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的成败经验,而获得强化的过程。

3.【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选项描述小平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对知识的追求,因此属于认知内驱力。

4.【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通过对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以促进对同类型新知识的学习和回忆。

如一些学生通过使用意义分组法、主题联想法、发音相似分组法等归类策略来提高自己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效率。

另一种是纲要策略,指学生用语词或句子将主题总结出来,也可以用符号、图示等形象将内容结构表达出来的一种策略,主要是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常用的纲要策略有主题纲要法、符号纲要法(层次图和流程图)、制作关系图等。

5.【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谐音联想法是一种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6.【答案】学习动机、内部动力。

7.【答案】解释和评价。

8.【答案】主观判断与信念。

9.【答案】负迁移、消极。

10.【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是强调逐层递进的一种关系,所以,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而非选择性。

1.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A.创造性B.学会学习C.学习迁移D.学习动机3.迁移在心理学上也称学习迁移或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迁移?()A.望梅止渴B.照本宣科C.触类旁通D.上行下效4.学过高等数学后利于初等数学的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5.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

A.迁移的情境B.迁移发生的方式C.迁移的效果D.迁移的方向6.学习动机产生的动力不同,学习动机分为()和外部学习动机。

7.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自我提高内驱力、()。

8.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分成()和()。

9.根据迁移的()和结果或者根据迁移的效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0.学习迁移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说。

(判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2.【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故此题选C。

3.【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故此题选C。

4.【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或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成为逆向迁移。

所以,高等数学有利于初等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属于逆向正迁移。

5.【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或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

6.【答案】内部学习动机7.【答案】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8.【答案】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9.【答案】性质。

10.【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心理官能说,代表人物是沃尔夫。

1.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低强度B.中等强度C.高强度D.零强度2.学习动机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3.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奖励或因为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称为()。

A.内部动机B.高尚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4.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的作用。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期待的内驱力5.成就动机一般由()构成。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竞争内驱力6.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有()。

A.激发功能B.定向功能C.练习功能D.强化功能7.一个人的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

(判断题)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判断题)9.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体。

(判断题)10.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判断题)1.【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考查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3.【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如表扬、奖励等。

4.【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学生为了某种地位或名誉而学习,这里学校用“三好生”的名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属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5.【答案】ABC。

中公讲师解析:奥苏贝尔提出的动机理论,把动机分为了三类分别是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6.【答案】ABD。

中公讲师解析:学习动机无练习功能。

7.【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8.【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高或动机过低学习效率均不佳,只有在中等强度下学习效率最高。

9.【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不同理论流派对学习动机有着不同的解释,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题。

10.【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在一定的条件下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同一班级的学生小龙、小山、小丽等8人因为喜欢研究小动物而自行组成一个学习兴趣小组,这个群体属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