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理

简述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理

简述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理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植物叶绿体中,通过光反应中心的光化学反应、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化为储藏在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我想将光反应机理分成光能的捕获与传递、光化学反应与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三部分简述。

一、光能的捕获
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分布有大量光合色素,高等植物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大部分的叶绿素a只有捕获光能的作用,没有进行光反应的能力,称为天线色素。

它们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体,由于这些分子的电子排布不同,使它们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能。

吸收的光能波长越短,获得的能量越大。

天线色素吸收了光能,可以通过共振转移的方式,传递给与它相近的色素分子,但是由于传递过程中有能量损失,所以它们的传递时有方向性的,即只能传递给吸收光谱比它长的色素分子。

这样所以类囊体膜上光能的传递顺序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并最终传递给光反应中心的P680和P700。

二、光化学反应与电子传递
光能传递到光合反应中心后,就会激活光反应中心的叶绿素a发生光化学反应。

放氧光合生物具有两个光合中心,PS I和PS II。

它们都是色素蛋白复合物。

光能经过天线色素传递给PS II复合体的P680,P680失去电子形成生物体内最强的氧化剂,失去电子的P680+从复合体D1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上夺取电子,而后者又从放氧复合物OEC上夺取电子。

失去电子的OEC夺取水的电子,产生氧气和质子。

P680失去的电子被去镁叶绿素Pheo获得,Pheo通过QA将电子传递给QB,QB获得两个电子,又从周围介质获得两个质子后形成PQH2,与膜脂中的PQ 进行交换,脱离PS II。

PQH2可以在类囊体膜中自由移动,将电子传递给Cytb6f复合体,并将质子释放到类囊体膜内。

由于Cytb6f复合体内Q循环的作用,使一分子PQH2在转移2个电子的同时,可以从膜外向膜内转移4个质子。

Cytb6f复合体将获得的电子传递给质蓝素PC。

PC可在类囊体膜内侧移动,将电子传递给PS I。

PS I复合物的P700接受天线色素传递来的光能后,形成很强的还原剂。

它将电子传递给复合物中另一个叶绿素a分子(称为A0),失去电子的P700从PC
处重新获得电子。

A0得到电子后极不稳定,将电子传递给A1(两个叶醌),A1将电子通过Fx、FA/FB三个含4Fe4S中心的蛋白,传递给铁氧还蛋白Fd,并最终由还原态Fd在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NADP+为NADPH。

从而完成电子传递过程。

三、光合磷酸化
通过光化学反应和电子传递,已经将光能储存在NADPH中,并放出了氧气。

而光反应的另一产物ATP则需要通过光合磷酸化来产生。

通过水的光解,PQH2的传递以及Q循环作用,已经在类囊体膜的两侧形成了质子浓度梯度,从而产生了质子动力。

在类囊体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它有F0和F1两部分组成。

根据ATP在质子动力的推动下,F1中的γ亚基发生转动,β亚基发生构象改变,促使ATP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