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页,答案涂在答题纸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答案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3.交卷时,请将答题纸交上。
第Ⅰ卷(选择题 4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三种细胞外液,①⑤存在于不同的管道内,②④表示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B.血红蛋白属于①中的成分
C. ②所处的液体环境是血液和淋巴
D. ③表示组织液
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麦芽糖的水解
C.碳酸氢盐的形成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都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Na+、O2 、葡萄糖、血浆蛋白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
C.CO2 、血红蛋白、 H+、尿素 D.Ca2+、载体蛋白、氨基酸
4.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
入内环境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
C.Ⅲ器官功能异常,水盐平衡调节会出问题
D. Ⅰ是产热的主要器官,Ⅳ是散热的主要器官
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A、B、D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B中
C.与A相比,B和D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B.内环境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在人体体温的稳态调节中,机体寒冷时的散热量大于炎热时散热量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7.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
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沉淀物是提取DNA的良好材料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
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8.下列关于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②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③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④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⑤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⑥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从而发挥相应的作用⑦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经盐析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9.如图为某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中枢中突触数量越多,越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刺激
B.在神经中枢处施加某麻醉剂,可抑制突触处兴奋的传递,则刺激A
处,效应器会反应
C.若B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大多是小分子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
10.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Ⅰ: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实验Ⅱ: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Ⅲ: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实验Ⅰ、Ⅱ和Ⅲ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
C.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
D.大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Ⅲ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
11.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肌肉的症状分别是()
A.松弛、僵直 B.僵直、松弛 C.松弛、松弛 D.僵直、僵直
12.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冰水中,以探究冰水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刺激大鼠皮肤产生的兴奋,可沿反射弧双向传导到骨骼肌引起战栗
B.大鼠刚放入冰水时出现战栗的现象,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感到冷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大鼠要再次被放入冰水时表现惊恐,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13.下图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域的膜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
B.乙区域的动作电位是Na+内流形成的
C.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
D.将图中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大
14.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別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间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
B.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
C.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