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中学高2015级高二上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5小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性状分离B.基因分离C.完全显性D.不完全显性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3.下列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线粒体DNA基因C.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大肠杆菌拟核DNA上的基因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5.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C.核酸中含5种含氮碱基D.可独立生活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7.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35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5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2100种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8.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蓝色9.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10.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12.一个自然种群中,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AA占30%,aa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30%B.45%C.50%D.55%13.下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在该过程中不会出现A.膜与膜的融合B.A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C.递质的释放和扩散D.与递质结合后,受体分解14.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A.1、2、2、1、2 B.1、1、1、2、1 C.2、1、1、2、1 D.2、1、1、1、2 15.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只能作为储能物质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达尔文认为,种群中出现的一切变异都是进化的前提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17.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1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19.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使用下列哪种激素治疗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性激素D.生长激素20.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为A.①B.②C.③D.④21.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22.下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①多肽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脂肪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假设一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 :49D.若该DNA复制时发生碱基改变,则噬菌体性状一定发生改变24. 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其生存的内环境是A.细胞外液和血浆B.细胞外液组织液C.组织液和淋巴D.血浆和组织液25.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2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只通过脱水缩合进行连接27.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基因B. 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 线粒体因子MTERF3可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 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28.下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症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①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C.图2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D.图2表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9.已知激素A的生成途径为:基因A→RNA→激素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A仅存在于特定的内分泌腺细胞中B.与激素A合成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在通向肝脏的血液中存在一定存在激素AD.激素A的生成说明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30.下面的甲、乙图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31.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32.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33.若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①携带遗传信息②上面有密码子③能转录产生RNA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运载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3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35.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36.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37.不列关于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相同的同种生物,性状一定相间B.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线粒DNA不能控制生物性状38.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39.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 5.0 2.5 1.5103.2 6.016.②147 1.0 1.25 1.0114.07.5 1.0③1010 2.510.3525-47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0.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Ⅰ中,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12层磷脂分子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