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材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受到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颂了徐悲鸿为了祖国荣誉勤学苦练的精神。
文章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叙述,“功夫不负有心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部分学生了解徐悲鸿有幅画马的名画,对他很敬佩。
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他的资料,以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教学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读课文,能基本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2、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3、学生初步走近徐悲鸿,慢慢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
大部分学生能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走近徐悲鸿,慢慢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初读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
3、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
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
(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
“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
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2、学生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上进学生进行模仿。
3、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重点: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教学难点: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学生熟读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3、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诵读第一、二、三节
1、指名读,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幻灯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
(2)、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
(3)、指导读第二节。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
(4)、师:外国人的话多么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三节,先说说该怎样读好这一节?
(5)、指名读。
(6)、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思考讨论:“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二、研读四、五、六节。
2、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注意理解“奋发”。
(2)比较句子。
出示:(a)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两个句子,说出两句话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1)指导读第二句。
(2)过渡:那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3、学习第五、六节。
(1)自由读第五节,边读边划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2)读后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4)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5)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指名说说所填的词表现了什么?
(7)练读第六节。
三、精读第七、八节
1、指名读七、八节。
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相机理解“轰动”等词)
2、重点理解“震惊”,思考: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看出外国学生态度改变了?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是对自己,对同学,对徐悲鸿……
2、练说。
3、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五、共同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读句子,回答问题。
(课后习题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义。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认真读拼音,可要把字写对哟!
jūɡōnɡchénɡ jìchén lièpí juàn
()()()()
jīnùrèn shi chuòwùchūzū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四(1)班夺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拔河比赛的冠军被四(1)班夺得了。
一个外国学生的话激怒了徐悲鸿。
徐悲鸿创作的油画轰动了整个画界。
三、比一比,再组词。
悲()列()努()辈()例()怒()
租()绩()倦()祖()级()卷()四、连线
急匆匆的星星热心的场面
湿漉漉的马路热闹的观众
红扑扑的脚步热情的讨论
亮晶晶的脸蛋热烈的接待
五、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⒈清:①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②寂静③公正、廉洁④清楚⑤清贫⑥单纯
⑴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
⑵乡村的夜晚到处是那么清.静。
()
⑶他怎么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⒉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④照着字画摹仿
⑴同学们正在细心地临.摹这幅画。
()
⑵读到这儿,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
六、读句子,答题
⒈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表现在
⒉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震惊”的意思是。
那个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是
七、“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在学画的过程中下了哪些功夫?请你从课文中超出相关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
八、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徐悲鸿
很不礼貌冲着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潜心(努力)
一间一根两片
震惊鞠躬优异轰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