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考证热

大学生考证热

大学生考证热
——浅谈社会心理现象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但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功利心理,是社会意识的改变,还是赶时髦心理、寄托心理、从众心理和模仿性等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考证热主要有以下的社会现象:
1.很多学生为了考取证书,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专业课学习,积极投身到“考证大军”中。

2.只追求证书的数量,不重视其内在实质,是否对自己有利。

3.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热衷考证提升自身竞争力。

4. 大学生“考证”求职,对证书的效果期望值过高。

5.大学生考证族:拿证书寻求心理平衡和安慰。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社会心理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热衷于考证,主要是由于从众,赶时髦心理及社会群体对其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个体在受到群体的暗示或提示时,会自然的被引导做出群体要求或期待的行为。

2.考证热,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求知愿望,希望通过考证书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同时也通过考试这样的一种方式督促自己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

但更多的学生则是盲目跟风,屈服于大众的压力,错误的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而忽视其本来的价值。

3.社会心理学认为,信息性社会对个人有极大地影响,从众是因为个人有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而社会中他人的行为通常能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就容易趋从于群体的判断。

4.大学生如此热衷于考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普遍现象对其的影响。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热衷考证提升自身竞争力。

迫于这些压力,许多大学生便开始投入到自己不爱好的考证中,甚至是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热门证书。

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客观上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增加就业“砝码”,于是认为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多拿证书来寻求心理平衡和安慰。

但同时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对于“大学生考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如何有效地对待呢?
1.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必须认清自我,不要盲目从众和跟风,通过自我暗示,认真分析社会的需要及社会现象的影响,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正确对待考证。

2.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要实现大学生科学参加考证还得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

①大学生本身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

②培训机构要提供对大学生最有用的培训课程。

培训机构一定要紧密地结合企业的需求,经过调查、分析、论证,然后组织培训。

③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特别是用人单位要以科学的、长远的眼光审视人才。

④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

学校要搞好学生就业工作,而不能把精力放在所谓的考证教育上。

劳动与社会保障082
2008222029 甘璐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