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专业:国际经济贸易题目:浙江纺织品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分析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于纺织品贸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杨帆,田强宝,孟郭锋三位研究得出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是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要在这些重重阻力下中国的纺织品取得贸易的突破,必须要在产品本身上下功夫,而提升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是唯一的途径。
从纺织品贸易的国内现状,附加值理论,到附加值增加途径等,阐述了一个中心思想,要使纺织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而不再是依靠数量增长。
提升附加值能使生产环节不在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使得竞争力增加,使我们生产更好的产品提供资本积累。
实际生活中可以试图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可以从中把握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一定规律。
关键词:纺织品,文献综述,附加值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附加值的过程中,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内外部因素,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适时出台.缓解了纺织行业一时之急,但面对纺织品出口形势变化,我国相关产业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另寻他途。
科学化的管理则是企业发展的起步,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前提。
但是,纺织工业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属于夕阳产业,中国的纺织业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任务,但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缓解中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提升产品品质,确立“优质优价”的品牌竞争模式。
一、国内纺织品出口附加值研究进展林卫(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在他的《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谈到:中国的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发达省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总体上以中低档、劳动密集型为主。
经济发展带动沿海地区生产成本逐步上升,“雁行模式”理论下国际贸易带动产业国际转移同样适用纺织产业。
纺织企业可以考虑三种途径。
一是选择向省内转移,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向周边扩散;二是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大幅节省经营成本,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
三是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的研究方面对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现状,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内外部因素,提出提高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方面,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适时出台.缓解了纺织行业一时之急,但面对纺织品出口形势变化,我国相关产业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另寻他途。
杨帆《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2007)中写道:在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是最主要的形式,它们表现出以下发展特点:首先,这些措施以保护消费者,保护劳工权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现,成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心理的一种延伸;其次,这些措施都是以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进而加深了这些措施运用的合理性;再者,这些措施往往易于被一国贸易管理当局滥用,形成贸易壁垒,从而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其中,通过对设置配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表明,二者的存在不仅给进口国带来福利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限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探讨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实施对进口国产生的影响,进而以此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频频遭到非关税壁垒阻碍的今天,以设置非关税壁垒的方式获得国际贸易中应有的贸易得益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通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原因发现,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长期的贸易顺差,我国欠缺对外贸条款认识的熟悉程度,纺织品服装企业生产技术以及设备的落后,产品品牌附加值不高,缺乏生产创新能力等等,都从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风险。
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大国国家利益的驱使,则成为本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国际原因。
田强宝《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7)中认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除了贸易自由化浪潮外,还有一种浪潮的发展引人注目,即环境保护浪潮。
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逐渐弱化,而绿色贸易壁垒却成为发达国家借以设置贸易障碍的常用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问题之一。
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
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近一段时间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数量和出口额的增长趋缓,产品积压使许多纺织品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
孟郭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新西部(下半月)》(2008,""(2))中提到: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等,我国加入WTO后,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总体来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是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之下要努力谋求新出路,接收新挑战,迎接更大的国际化趋势之下的机遇。
(二)浅析附加值贾益东1“浅析商品附加值”中说:商品附加值应该是指:个别商品的销售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其高出的那部分差额收入,就形成了商品附加值。
这个商品附加值的来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努力开拓市场,进行市场创新创造的“市场附加值”。
二是通过企业的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而创造的科技附加值,三是企业通过提高竞争力优势,利用CIS等手段创立名牌所创造的品牌附加值。
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就要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实现技术水平的进步,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时把科学放在重要位置。
科学化的管理则是企业1贾益东,“浅析商品附加值”,(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4)发展的起步,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前提。
“我厂织机机型多,织机先进,品种档次较高,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必须从管理科学化上着手,努力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2张昱,黄祖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l0029)在其著作《价格竞争力还是咐力口值竞争力——产品单位价值判断法》中提到,企业在追求附加值竞争力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种基本策略。
一种是古典的差异化策略,即针对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普通消费者,增加产品的通用型效用,如提高农产品在营养价值、口感等方面的品质特征和提供通用性服务。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采用细分市场策略,也就是努力迎合特殊市场需求。
细分市场策略要求企业对所针对的细分市场有充分了解,并围绕这个小市场环境所要求的效用/价格比来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
卢润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在其作《论产品附加值》中提到,对于仅对产品本身价值增值有贡献的附加值,即内涵附加值而言,附加值依附产品的主体价值而存在,没有主体价值就无所谓附加值。
例如,一个带有13历显示、音乐奏鸣的东西,如果没有计时功能,其只能算是一件物品,而不能成为钟表。
换句话说,计时是钟表的主体价值,日历显示和音乐奏鸣是钟表的附加值。
进一步讲,主体价值能够独立存在,没有附加值的产品也能够销售得出去,反过来,附加值不能够独立存在,只有附加值的产品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更不用言销售。
此外,附加值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产品的主体价值性质就会发生转变。
同样是上例,如果花费主要功夫与成本去加工外型、音乐奏鸣功能,使物品的外型精致美观、发出的音乐美妙动听,而只是化少量功夫与成本去制造计时功能,使其质量能满足一般要求,那么,该物品的主体价值就不再是计时,而是装饰,该物品就由钟表变成为装饰品。
对于仅对别的产品价值增值有贡献的附加值,ll#b延附加值而言,附加值依附其它产品或产品群的价值实现而存在,也就是说,能够以促进其它产品或产品群的产销做贡献的效用来体现它的附加值。
对于内涵附加值而言,对它提出的经济准则是:厂商勿需增加过多成本就能制造出来,客户不需要增加或只需少量增加费用就能获得。
因此,客户可以获得经济、实惠的额外利益,并能由此刺激消费,使厂商获得扩大销量、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的间接经济利益,这不论是对客户还是对厂商来说都是经济的,即附加值的提高对客户和厂商具有双赢的经济利益。
对于外延附加值而言,尽管维持一产品的产销或上新产品(用于辅助其它产品的产销)需要有较多的2李定敏,(2007)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年报,第二期投入,但相对于维持该产品或上新品对企业主打产品与产品群产生的促销作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说,其仍具有较高的整体投入产出比。
总之,制造附加值的成本完全可以且应该从附加值带来的收益中得到绰绰有余的补偿。
总而言之,产品的附加值就是一种独立于主体价值之外的,能够给产品整体价值带来增值并给客户与厂商带来利益满足,进而激发出客户购买欲望,购买行为和厂商产销积极性的效用。
(三)出口附加值提升途径的研究现状卢润德(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在其作《论产品附加值》中提到,用增加与产品主体效用相关的其它物理效用的途径来增加附加值。
如.空调的主体效用是调节温度,可以通过增添调节湿度、换气、负离子发生等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所产生的效用来创造附加值;又如,旅游产品的主体效用是观光,可以通过加入知识导游(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介绍历史、地理、生态、宗教、民俗、文化、建筑等知识)、休闲(包括运动、娱乐、交际、静养等多种形式)、疗养等附加内容来创造附加效用,即创造附加值。
陈建忠(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在其作《江苏纺织品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中提到了,江苏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提升出口产品档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本省中小企业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走差别化、特色化道路,在不断细分的纺织品中找准定位,走出过去“跑量为主、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
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提高制成品比例,能够适当提价,增加附加值。
努力开发自主品牌,并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企业应对最有效的是通过环境管理系列标志IS014000认证,在纺织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打造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增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