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省级公开课优质课件
积累名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张若虚 --张若虚 --李 --李 --杜 --张九龄 --李 白 --王 维 --李商隐 白 白 甫
布 置 作 业
古人苏轼以月抒怀,表达心中的郁闷和对
亲人的思念,今天面对明月你会想到什么? 发挥你的想象,写下你的感受。
谢谢光临指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 轼
词
词来源于民间, 原是配乐的歌词。后 乐谱失传,学者依椐 前人的词制成图谱, 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 府、长短句,是诗歌 的一种,也是格律诗。
形式上具有律诗的 一些特点,只是句 子一般长短不齐。 填词依据的乐 谱叫词调。每种词 调都有特定的名称 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 也叫做片。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 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 娇·赤壁怀古》、《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三分诗, 七分读, 并是十分。 —— 苏东坡
字正腔圆地读 有板有眼地读 有情有味地读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4、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由发言,领会词意,词人的感情。 5、哪几句蕴含人生哲理和感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 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 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 极“遁世”的念头,词作表现了作者旷达的 胸怀和积极乐观乐观的情致。
1、感情朗读, 熟能成诵。 2、把握词意, 领略意境。
3、理解苏轼, 体会感情。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 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韩愈、
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 轼、苏辙、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其诗清新豪健,
诵读全词并根据 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 词大意。
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词前小序可否去掉?其作用是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词前小序中,“中秋”、“兼怀 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 2、词的上、下阙各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 上阙写景,表达作者想超脱又眷恋人间的矛 盾心情。 下阙抒情,抒发作者的思念之情和他的乐观 旷达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