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

第四章练习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严复翻译《天演论》B .孙中山创立《民报》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 .新文学运动B .民主、民权运动C .反封建礼教的运动D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3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A .李大钊B .陈独秀C .鲁迅D .蔡元培4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A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B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C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5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A .“二十一条”的签订B .巴黎和会的召开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 .北洋政府的镇压6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建立的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东京7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A .上海机器工会B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C .武汉工会D .长沙工会8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B .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C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D .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9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 .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B .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C .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D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10 .1925 年,以()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A .国民党一大B .成立黄埔军校C .五卅运动D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1 .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B .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C .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D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二、多项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 .民主B .自由C .平等D .科学E .发展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A .《新青年》杂志B .《时务报》C .《中外纪闻》D .北京大学E .清华大学3 .新文化运动中宣传十月革命的著作有()A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B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 .《庶民的胜利》D .《Bolshevism 的胜利》E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4 .五四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有()A .青年学生B .工人阶级C .小资产阶级D .资产阶级E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5 .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A .曹汝霖B .段祺瑞C .章宗祥E .黎元洪6 .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A .《劳动界》B .《劳动音》C .《工人月刊》D .《新青年》E .《济南劳动月刊》7 .1921 年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A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 .提出了党的纲领C .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D .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E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 .1922 年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A .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B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C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D .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E .实行国共合作9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的新解释有()A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B .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D .在民生主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E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将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10 .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有()A .段祺瑞B .张勋C .吴佩孚D .孙传芳E .张作霖11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有()A .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B .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涨C .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的斗争D .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E .国民政府废除了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三、名词解释1 .北洋军阀2 .《新青年》杂志3 .李大钊4 .第一次国共合作四、简答题1 .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 .新文化运动的的倡导者是怎样对待孔学的?3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是什么?4 .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主要原因。

5 .简述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 .简述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

7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8 .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类型及代表人物。

9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10 .简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11 .简述中国共产党后,中国革命所展现的新面貌。

12 .简述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论述题1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 .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4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于1924 年至1927 年大革命的重要作用。

5 .试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C2 . D3 . A4 . D5 . B6 . B7 . A8 . A9 . D 10 . A11 . D二、多项选择题1 .AD2 .AD3 .BCDE4 .ABCD5 .ACD6 .ABCE7 .ABCDE8 .ABCD 9 .ABCD 10 .CD 11 .ABCD三、名词解释1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

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许多军阀本身就是大地主,并直接经营一些官僚资本企业。

2 .《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杂志于1915 年9 月由陈独秀创办,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其主要撰稿人。

内容主要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 .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 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4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和当时的民主革命派国民党进行合作。

合作方式为“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各革命阶级联盟。

1923 年 6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决定。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于1926 年7 月开始,主力是国共合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目标。

北伐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使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四、简答题1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陈独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可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罗素的新唯实主义这类用某些自然科学成果装饰起来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当时在他心目中也被认为是科学。

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2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不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教条式的,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民族的生机和创造力。

所以,为了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必须对孔学进行批判。

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

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3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早期新文化运动所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错误地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一般使用资产阶级的方法,片面地、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4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第二,1914 年至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总之,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5 .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它确实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它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6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