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

“关于以学为主教学研究”
实施方案
仲山乡赵山岭小学
李泰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教学是近几年变革较大的一门重点学科,选取省教研室负责的课题实验,适逢其时。

在林林总总的语文课题实验中,“以学为主”的教学理论,置于课改实验的大背景之下提出来,尚属首次。

这是一个与新课标、新形势完全吻合的全新观点,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二、课题界定及实验目的
“以学为主”就是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属于学科教学实验研究,侧重于实践和应用,“教师行为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的目的是,挖掘和重新认识教师这一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力争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教师引导、组织、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性、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语文课程的做法,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语文评价机制。

三、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注意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增强学生在各种场
合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在评价中要尊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的研究、实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本课题以当前的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有效做法,有极强的理论包容性和丰厚的学术内涵,是一个开放性、生成性的课题,它与语文课程改革相配合,必能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生成有指导性的理论成果,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有重大意义。

从实践上说,本课题的着力点放在教学实践上,操作性强,适应面广,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必将对我市语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课题实验和研究,进一步转变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改革落后的语文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对“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认识
2.教师如何担当起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3.教师如何理解和落实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4.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面对旧有习惯的挑战
5.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策略
6.语文教师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度超前
7.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教师行为
8.教师怎样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9.教师如何指导综合性学习
10.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的创新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一)准备启动阶段(2009.8—2009.9):学习有关理论提高思想认识
(二)开展实验阶段(2009.10—2009.11):开展课型达标活动及备课组活动
(三)阶段性总结(2009.12—2010.1):开展校级以学为主论文评选
(四)实验推广阶段(2010.2):进行实验总结,评选先进个人。

七、实施办法与注意事项
(一)参与实验的学校认真研究本方案,确定研究重点和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组,提出意见并制定实验研究规划,材料报教研室备案。

(二)研究方法不限,如可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等方法。

实验的单位应注意积累资料和经验,做好阶段总结。

(三)组织有关实验人员参加省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不定期开展座谈及阶段性总结。

(四)研究成果将以论文和专著形式发表。

各实验单位、个人发表的成果应交教研室语文组备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