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景区环境管理.doc
库车县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研究(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系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本文陈述了库车县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现状,从景区利益相关者与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就目前库车县旅游景区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对策,力求将环境管理全面纳入旅游景区的整体管理体系之中,进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以库车王府为例。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内容;现状;解决措施;研究
1.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概念
所谓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是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景区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景区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景区旅游发展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景区环境管理的内容
2.1内部环境管理
2.1.1.自然环境管理
树立环境保护为主的理念, 引导自然环境
保护、利用和培育三者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景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这应是景区旅游开发的一个基本理念。
库车王府旅游景区可开发应以自然生态保护和培育为基础, 从而达到综合效益的最佳化。
当开发与保护发生冲突时, 开发利用应让位于保护和培育。
建立合理的环境功能分区, 明确不同分区内的旅游开发行为和保护力度。
根据需要, 划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功能分区, 明确各区的控制标准, 进一步明确各分区内的旅游开发行为和保护力度。
同时在自然生态类型的景区中, 还应划分出相应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从而确定相应的保护目标。
将游人生活消费区与游览区分开, 生活消费区域要相对集中。
在一些自然生态比较脆弱的旅游景区, 游人生活消费区要相对集中于游览区外,在游览区除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外, 景区不配备餐饮、住宿等生活设施。
对景区周边等地加强自然生态培育, 绿化美化环境。
以旅游景区为中心, 构建区域绿化网络,区域绿色通道网络和城镇绿地系统。
2.1.2.历史文化环境管理
对景区内文物及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在库车王府景区内构建现代化设施的同时, 充分发掘、保护和发展旅游地的传统特色和历史风貌。
在景区环境管理中, 除了要不断创新, 及时赋予景区以新的时代特色, 同时尤其要精心保护和管理代表旅游地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文物等历史文化景观。
对库车王府旅游景区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的保护和管理。
将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加以提炼, 以当地民俗风情为依托, 在景区内整修一些典型的民俗载体, 控制景区内的建筑现代化和城市化倾向。
景区内文化氛围。
注重景区内文化氛围的营造, 在景区内建筑装修、店铺门面、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广告标识、交通工具等景区综合风貌上透射文化品位。
2.2外部环境管理
2.2.1旅游基础设施管理
加强旅游景区交通建设, 为旅游者提供便利、舒适的交通。
库车王府的地理位置优越,方便游人参观,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引入旅游基础设施管理, 制定不同的标准, 对区域内的设施配置做出规定。
严格控制其规模、数量、色彩、用
料、造型和风格等, 尽量使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
2.2.2旅游市场秩序管理
维护库车王府的良好秩序, 相互协作, 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提供诚信服务, 真实发布景区信息, 不欺诈游客, 为游客提供公平交易的旅游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保卫安全措施, 确保景区及周边社区保持安全稳定的环境。
2.2.3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
在库车王府完善现有的设施建设并引入更多的休闲设施和服务, 不仅能增强目的地的吸引力, 提高目的地的生存能力, 还能使当地居民受益在为他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 使旅游者更加分散。
在旅游营销过程中, 为旅游者提供全面的, 具有引导性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以及真实游览活动的开展, 使他们可以在一个更加透明的旅游环境中开展游览活动。
3.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现状
目前库车王府景区仍停留在被动、反应性的环境管理模式上,景区环境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景区经营管理者资源坏境保护意识淡薄
传统的一些观念如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不存在耗竭问题等。
这些观念存在,从根本上导致了库车王府景区相关者的环境不友好行为。
另一方面,景区经营管理者为获取最大旅游经济效益,毫无节制地放纵游客流量从而造成景区环境承受超负荷,尤其是旅游旺季,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困难。
3.2污染防治与控制等措施不到位
目前从该游景区来看,其环境资源均缺乏必要的基本保护设施。
如景区内存在大量分散、隐蔽难以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生活垃圾,对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环境、历史文物古迹的污染、破坏与干扰,甚至疾病的传播等均无有效的防治与控制措施。
3.3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国家虽已颁布《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尚缺乏与其相配套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的行政法规。
同时,景区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管理工作是零碎的、应对式的,没有很好地纳入景区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景区环境管理人才。
3.4旅游者及当地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虽然旅游者的整体素质在提高,但其中仍不乏环保意识淡薄者,在景区内乱丢垃圾,乱涂乱画,随意破坏景区环境。
对大部分社区居民来说,自己只是旅游开发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所以景区环境的威胁很大。
4.景区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
4.1政府部门
在库车王府景区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部门是起宏观调控和主导性作用的一方。
具体来说,政府首先要从景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推动景区环境管理工作。
此外还应制定景区环境发展长期规划,建立环境风险预测机制,建立相应的程序化的文件,以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为基本准绳,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并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予以合理满足。
4.2当地社区
库车当地社区不仅是受影响最大的景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景区环境管理工作最大的影响施加者。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工作必须要考虑社区参与的问题,积极鼓励当地社区参与环境管理,
发挥其对环境管理的监督和维护作用,要及时掌握他们对环境问题上的意见和建议,并建立相关的利益机制,以利益纽带将当地居民与景区的环境管理工作联系起来。
4.3旅游者
旅游者的行为和态度是景区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对旅游者进行管理的关键之一是确定正确的旅游容量。
既要注意景区内部的容量控制,又要考虑区域内冷热旅游线路的平衡。
另一个重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旅游者实施环境培训和环境教育,使旅游者能自觉地调整自身的环境行为,追求与环境和谐相处。
4.4景区员工及景区开发商、投资者
库车王府景区内员工及景区开发商、投资者的行为和态度是景区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景区开发商在制定市场战略与经营战略时,应充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景区员工及工作者要在其经营的各个阶段遵守可持续旅游原则,尤其要处理好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关系,在开发景区项目的同时兼顾社区居民的利益,充分满足社区的合理需求。
4.5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库车王府内部有许
多的花草,通常可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遥感等调查方法,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进行细致地调查、统计、分类和规整等,以使旅游规划开发中的承载容量与环境相协调,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景区应对游客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如禁止吸烟、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等。
4.6通过对库车王府的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的最大接待量进行调查,从而确定该景区环境容量或环境承受能力。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旅游区环境的承载能力或承载容量,因此景区的日接待游客量必须严格控制在景区环境承载力之内,后期还可通过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掌握景区现有服务人员的接待能力,明确在不同时间、不同游客量的情况下,游客评价较高的游客承载力。
5.结论
研究库车王府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使景区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及游客体验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库车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整个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研究库车王府景区环境管理理论的基础
上,对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现存问题进行了发掘和研究,为优化景区环境管理模式、建立景区环境管理体系、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做出了积极探索与研究,为今后库车旅游业的整体规划做了一个铺垫。
【参考文献】
[1]林越英.浅论旅游环境管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2]冯海燕.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黄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
科学,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