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

五年级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

五年级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
本学期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深感责任重大,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有效教学观念为先导,形成教师教学成绩有效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学校有效教学氛围,我特制定以下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人,男生2人,女生6人。

男女生比例不平衡。

从上学期的成绩上分析,优等生3人,中等生1人,中下等生3人。

中下等生的比例较大,所以优秀率目标的达成要下一定的功夫。

二、本学期教学质量目标
语文:优秀率60% 及格率: 85%
数学:优秀率50% 及格率: 70%
三、达成此目标的措施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是在班集体中进行学习,班级人数固定,而且年龄和知识水平大致相同,教师按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课程表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全班学生的学习质量上。

因此作为班级主要管理者——班主任要提高班级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在目前的背景下衡量教学质量高低,除了看学生德育、美育、体育的完成情况外,主要看智育任务的完成情况。

即各门课程是否均衡发展,有无偏科跛腿现象。

因此,班主任在抓班级教学管理中,必须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正确处理学生各科学习关系,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关系,学习“双基”和发展智能的关系,完成智育任务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关系。

只有坚持全面发
展的质量观,关心学生的均衡发展,合理分配时间精力,才能全面实现班级的教学目标。

2、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感知、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及自我修养,才能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本领与思想品德。

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其“内因”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才能收到成效,班主任的“管学”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习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3、兼顾学生学习中的共性和个性。

同一班的学习,由于年龄和程度基本相近,他们的身心特点、知识基础、接受水平有大致相同之处,但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则在学习态度、认识兴趣、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许多方面又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这些差异往往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优劣与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时,就要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统一要求,重视对群体学习的管理,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还要充分照顾各人的兴趣与需要,创设条件,以发展其个性和特长。

4、要对学习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管理。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为中介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环节构成的,就其掌握知识的顺序来说包括心理准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等基本阶段;就个体的学习程序来看,就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测试等基本环节。

因此,班主任在实施教学管理中,就要重视学习全过程的管理。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只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

所以,要真正做到有效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班主任必须管“学”为主,既调动本班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各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侧重于“学”的指导和管理;保“质”为先,既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方法的教育,努力形成班级的优良学风,保证群体学习质量的提高;多管齐下,即除了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还通过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我想,真正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的目标指日可待,难得的是如何做好、抓实。

坝河镇蒋河小学
2015年9月20日
何佑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