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霸笔记: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目录索引)

学霸笔记: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目录索引)

学霸笔记: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目录索引)目录第一部分高中历史知识点汇编 (13)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3)◇【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3)◇【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4)☆中国古代朝代表 (1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5)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5)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15)2、宗法制: (15)◇【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16)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7)1、中央集权制度 (17)(1)、皇帝制度 (17)(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17)(3)、郡县制 (18)☆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18)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 (19)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1、主要政治制度 (19)⑴、汉朝郡国并行制 (19)⑵、唐朝三省六部制 (19)⑶、元朝的行省制 (20)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20)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0)1、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21)五、【专题知识整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1)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21)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22)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22)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22)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22)(二)、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 (23)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 (23)2、基本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23)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23)(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24)1、历史进步性(得) (24)2、历史局限性(失) (24)☆【专题纵横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24)二、罗马法 (25)(一)罗马法的内容: (25)1、《十二铜表法》: (25)2、公民法: (25)3、万民法: (25)(二)罗马法的意义: (26)1、对当时的罗马而言: (26)2、对后世而言: (26)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27)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7)(一)、《权利法案》: (27)(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7)1、形成: (27)2、发展完善:1832议会改革; (28)(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 (28)二、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 (29)☆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29)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9)(一)、1875年法国宪法: (29)(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 (30)3、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30)(三)、美、德、美、法四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30)1、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31)2、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主要大国得以确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各国又呈现出复杂的政体局面。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31)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状况的不同,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尽相同。

请对比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原因。

(32)专题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33)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主权但不完整。

1919~1949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运动。

(33)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三、主要矛盾: (33)四、新旧民主革命分期界标:五四运动; (34)五、中国近代化的主题: (34)六、两大任务:1、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5)七、四条线索: (35)☆纵观列强侵华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5)一、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知识网络】 (36)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 (36)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 (36)3、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36)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与《辛丑条约》(1901年) (37)☆拓展: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37)二、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37)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38)1、侵华日军的罪行 (38)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39)四、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强国御侮的抗争与探索 (40)(一)、农民阶级: (40)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40)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1898年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00年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41)(二)、地主官僚阶层: (41)(三)、民族资产阶级: (42)1、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清政府改良政治,推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变法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

(42)2、辛亥革命:【拓展: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42)(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42)(2)、武昌起义 (43)(3)、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

(政府性质及依据?) (43)(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3)(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3)(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抗争: (44)★五四运动 (44)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45)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5)二、巴黎公社的成立 (46)三、俄国十月革命: (46)1、过程:⑴、二月革命: (46)2、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47)(四)、中共“一大”和“二大” (47)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48)1、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 (48)2、北伐战争 (48)3、南昌起义 (48)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48)☆【思维拓展】: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启示: (49)5、红军的长征(1934.10——1936.10) (49)☆【思维拓展】:“长征精神”的内涵: (49)6、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50)7、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 (50)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50)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50)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51)一、新中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51)(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1)(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2)(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2)二、“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53)(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53)三、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53)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54)1、“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54)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践) (54)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54)【拓展】: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 (55)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5)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6)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56)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56)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 (57)(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7)(二)、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57)(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57)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外交活动 (58)(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58)(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意义 (58)三、国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59)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9)专题八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59)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59)【拓展】: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60)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61)三、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61)四、不结盟运动兴起: (62)五、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2)1、苏联解体 (62)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2)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63)六、和平与动荡并存 (63)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提纲 (64)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64)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64)1、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64)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65)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66)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66)★商业发展历程 (66)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67)★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67)★“重农抑商”政策 (68)★“海禁”与“闭关锁国” (68)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68)一、新航路的开辟 (69)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 (69)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70)1、荷兰殖民扩张 (70)2、英国的殖民扩张 (70)3、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 (70)★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71)三、工业革命 (71)1、第一次工业革命 (7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 (7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 (7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72)2、第二次工业革命 (72)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73)㈡、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73)㈢、自然经济的解体。

(74)Ⅲ、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市场、劳动力、技术设备、资本) (75)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 (75)专题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77)一、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77)(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7)(二)、新经济政策 (78)(三)、“斯大林模式” (78)㈠、赫鲁晓夫改革 (79)㈡、勃列日涅夫改革 (79)㈢、戈尔巴乔夫改革 (79)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0)(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80)●罗斯福新政 (80)三、新政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