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生物学教学大纲

基础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第一篇生命的基本构成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概括地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了基础。

尽可能结合讲述一些生物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

【教学内容】1.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有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2.生命的层次性.生物科学的分科.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生命科学世纪展望3.物种概念与命名法,生命起源及多样性概述4.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重点难点】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二章生命大分子【目的要求】概括介绍组成生命的化学基本物质,使学生了解生命分子的特性,认识细胞组成物质的特性及功能;掌握细胞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

【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的元素组成第二节细胞的分子组成一.糖类二.脂类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四.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重点难点】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第三章细胞膜系统和物质运输【目的要求】了解细胞学说,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了解信号传递及信号转导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二.细胞的共性三.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与细胞的关系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系统一.细胞膜与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二.细胞内膜系统1.内质网2.高尔基复合体3.溶酶体与过氧化物体4.细胞蛋白质分选与细胞结构装配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一.细胞跨膜运输二.细胞信号传递【重点难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信号传递和信号转导第四章细胞能量代谢(一)光合作用【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了解光合产物在体内运输与分配原理;了解光合作用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一.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机制一.原初反应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三.碳同化第三节光呼吸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四节.【重点难点】光合作用的机制、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以及光合单位和光能的转化、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光合碳代谢。

第五章细胞能量代谢(二)呼吸作用【目的要求】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历程,了解完整的呼吸作用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几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的能量——ATP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一.糖酵解二.三羧酸循环三.戊糖磷酸途径第三节代谢途径及其调控一、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二、三羧酸循环的调节三、腺苷酸能荷的调节第四节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概述【重点难点】呼吸作用的途径,如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戊糖磷酸途径.乙醛酸循环途径和乙醇酸途径。

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作用、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第二篇植物个体生物学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目的要求】掌握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掌握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了解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体概述第二节植物组织一.组织与器官的概念二.植物组织的类型第三节植物的根.茎.叶根的形态结构及发育.一.二.茎的形态结构及发育三.叶的形态结构及发育四.落叶与离层第四节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一.根的变态二.茎的变态三.叶的变态【重点难点】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和运输【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了解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方式.过程和原理;明确农业上合理施肥增产的道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的水分生理第二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第三节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四节植物对无机养料的同化第五节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第六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重点难点】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缺素症及其诊断;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机理、影响吸收利用的因素和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原则。

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目的要求】了解细胞生长分化生理.种子萌发.营养器官的生长以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机理。

掌握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信息系统。

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了解植物运动的概念及类型。

了解膨压变化而引起的植物器官或细胞的运动。

了解由于生长的不均匀而引起的植物或植物的某一部分的位移如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趋化性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种子萌发一.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提条件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二第二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三节程序性细胞死亡一.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特征和基因调控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生化变化和诱导因子第四节植物的生长第五节植物生长的相关性第六节植物的运动【重点难点】细胞生长分化生理.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运动的概念及类型.膨压变化而引起的植物器官或细胞的运动.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机理第四章植物的生殖【目的要求】掌握周期性现象和植物的开花诱导,掌握内生昼夜节奏.光周期现象.春化作用.成花诱导与开花刺激物等概念,掌握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了解植物的受精机理,了解授粉和受精需要的条件及生理生化变化。

了解种子的形成与成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外界环境条件对结实率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年期第二节春化作用第三节光周期现象一、光周期反应类型二、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三、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第四节受精生理一、外界条件对授粉的影响二、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三、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四.自交不亲和性【重点难点】受精机理.周期性现象和植物的开花诱导.掌握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五章植物的生长调节物质【目的要求】了解植物的发育受生长物质调控的机制及其五大类天然激素的发现.分布.合成与传导特点;掌握主要植物激素生理功能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长素第二节赤霉素第三节细胞分裂素第四节脱落酸第四节乙烯第五节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五大类天然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植物激素生理功能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篇动物个体生物学第一章运动系统【目的要求】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了解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特点.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掌握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

【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膜的电生理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第二节骨骼肌生理一.骨骼肌的超微结构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一)肌丝滑行学说(二)横桥周期(三)兴奋-收缩偶联第二节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重点难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的递质学说,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第二章神经系统【目的要求】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化学突触的结构及突触活动的调节;掌握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功能活动(如对感觉的分析.躯体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经系统基本结构脊髓和脊神经.一.二.脑和脑神经第二节神经元突触一.化学突触二.突触的活动三.突触活动的调节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第四节中枢神经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一.运动神经元及其活动的调节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重点难点】脑神经,化学突触的结构及其活动的调节,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器。

第三章感觉器官【目的要求】了解主要感觉器官的一般解剖结构,熟悉眼球的折光特性.调节与视觉.色觉的形成机制,掌握听觉的产生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视觉一.眼的解剖结构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第二节听觉一.耳的解剖结构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三.内耳(耳蜗)的感音功能【课程难点】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基底膜的结构,行波学说和感受器电位,耳的螺旋结构。

第四章血液【目的要求】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意义,生理止血过程,血型分型依据。

【教学内容】第一节体液与内环境一.体液内环境及其相对稳定.二三.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第二节血液组成及血浆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三.血浆的理化特性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发生和生理功能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二.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第四节凝血.出血和纤溶一.凝血因子二.血液凝固过程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第五节血型和输血一.ABO血型二.Rh血型【重点难点】血液凝固的过程,血液凝固及纤溶的动态平衡,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第五章循环系统【目的要求】掌握心脏的解剖及功能,掌握动脉血压形成及影响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动脉血压的调节。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肌的生理一.心肌的兴奋性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三.心肌的传导性四.心肌的收缩性第二节心脏的结构一.心脏的外形结构二.心腔及壁的结构三.特殊传递束第三节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心脏的泵血过程.二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第四节血管生理一.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分布二.动脉血压第五节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重点难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机制,心脏泵血功能调节机制,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生理作用。

第六章呼吸系统【目的要求】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呼吸的基本过程,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熟悉气体的血液运输形式,呼吸节律的产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一.呼吸管道二.肺三.胸膜和胸膜腔第二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一.呼吸运动(肺通气原动力)二.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第三节气体交换和运输一.气体交换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重点难点】呼吸中枢的概念,化学性反射调节,呼吸节律形成机制,气体交换过程和氧的化学结合,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第七章消化系统【目的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特性,了解胃肠神经支配,掌握胃内消化和小肠内消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消化系统概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三.胃肠的神经支配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构成一.消化管二.消化腺三.腹膜第三节消化一.口腔内消化二.胃内消化三.小肠内消化第四节吸收一.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二.小肠对三种营养物质和水份的吸收【重点难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胃肠激素.胃液分泌调节,消化器官的神经调节.消化器官的体液调节。

第八章泌尿系统【目的要求】了解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掌握尿生成的过程,掌握泌尿功能的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