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经济》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建设工程经济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查)学时:36学分:4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
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经济总论,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营预测与决策,价值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供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熟悉基本建设的概念,内容,作用,分类及其程序;2、了解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3、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4、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固定资产折旧;5、熟悉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本章首先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技术实践活动、经济效果、技术经济学。
知识点:(1)经济效果的含义;(2)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问题与应用思考题:(1)工程经济活动的要素有哪些?(2)为什么要科学地预见工程经济活动的效果?(3)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4)为什么说工程经济分析是一个动态规划过程?(5)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6)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三)课后练习(1)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有何积极意义?(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含哪些内容?(3)为什么要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系统评价?(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第二章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涵义,现金流量的概念,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2、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3、掌握等值计算。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本章是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正确计算经济评价指标的前提。
主要介绍了现金流量的概念、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等值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现金流量、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等值。
知识点:(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等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3、问题与应用思考题:(1)什么是现金流量?财务现金流量与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有什么区别?(2)构成现金流量的基本经济要素有哪些?(3)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是如何对时间因素进行研究的?试举例说明之。
(4)单利和复利的区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5)绘制现金流量图的目的及主要注意事项是什么?(6)何为资金的时间价值?如何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7)什么是终值?现值?资金等值?(8)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能力要求:能够计算限值、终值、复利系数等。
(三)课后练习布置作业:习题P.(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第三章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熟悉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静态评价方法、技术经济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2、理解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3、理解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异同点,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与费用,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参数,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二)教学内容1、主要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2、问题与应用思考题:(1)试述净现值与净现值率法内部收益率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净年值法(NAV)。
(2)经济寿命期相等的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经济寿命期不相等的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财务评价的概念及特点财务评价的费用与效益识别财务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由哪些项目组成?(三)课后练习布置作业:P.(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第四章经营预测与决策(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理解经营预测方法决策技术;2、掌握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二)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知识点:(1)定性预测方法;(2)定量预测方法;(3)确定型决策概念和确定;(4)非确定型决策概念和确定;(5)风险型决策概念和确定(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布置作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第五章价值工程(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理解价值工程的概念、特征以及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2、了解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以及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和信息资料收集;3、掌握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的方法;4、了解方案创造与评价;5、了解价值工程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主要教学内容技术经济学除了要评价项目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外,还要研究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本章主要介绍了价值工程原理以及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价值工程、价值、功能、寿命周期成本。
知识点:(1)价值工程的概念、特征;(2)价值、功能、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3)提高价值的途径;(4)功能分析的方法;(5)功能评价的方法。
3、问题与应用思考题:(1)什么是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含义是什么?提高价值有哪些途径?(2)什么是寿命周期和寿命周期成本费用?(3)什么是功能?功能如何分类?(4)什么是功能评价?常用的功能评价有哪几种?(5)什么是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ABC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能力要求: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方案评选中应用。
(三)课后练习布置作业:P(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2、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3、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4、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5、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6、了解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二)教学内容1、主要教学内容本章对设备整个运行期间的技术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介绍了判定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如何更新等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财务评价、投资估算、建设投资概略估算。
知识点:(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2)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问题与应用思考题:(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何谓设备的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各有何特点?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有哪些?(2)设备更新分析有何特点?(3)设备的技术寿命、自然寿命和经济寿命有何区别和联系?能力要求:掌握设备更新分析方法。
(三)课后练习布置作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第七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1、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工作程序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和编制依据;2、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3、了解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主要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作用、工作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概念:可行性研究。
知识点:(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工作程序;(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编制依据和基本内容。
3、问题与应用思考题:(1)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2)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有哪些?(3)可行性研究的作用是什么?(4)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地位是什么?(5)市场调查的方法有哪些?能力要求:能参与可行性研究工作。
(三)课后练习布置作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1、教材吴全利主编.《建筑工程经济》,重庆大学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1)刘晓君、杨建平、郭斌编著.《技术经济学》(第三版),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2)于立君主编.《工程经济》(21世纪高等教育工程管理系列规划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3)刘长斌等编著.《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七、其他说明1、本课程适用于:土建工程类。
2、本课程内容是国家注册建造师必考科目,建议根据专业需要,增加部分学时或一部分内容在其它课程中再详细介绍。
3、主讲教师可参考本大纲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大纲修订人:郑健修订日期:2008.12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