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3.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4.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C.V2>V3>V1D.V1=V2=V35.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2.0 mol·L-1B.1.5 mol·L-1C.0.18 mol·L-1D.0.24 mol·L-1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下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1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1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7.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8.向四支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9.向50 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 mL,将其稀释至100 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D.稀释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 mol·L-110.常温下,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盐酸,溶液的pH随着滴入盐酸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pH=11.5,原因是CO+2H2O===H2CO3+2OH-B.a~b段发生反应为CO+2H+=== CO2↑+H2OC.b~c段发生反应为HCO+H+=== CO2↑+H2OD.c~d段发生反应为H++OH-=== H2O11.下列试剂能用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是()A.盐酸B.澄清石灰水C.NaCl溶液D.NaOH溶液12.下列几种试剂不能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鉴别开的是()A.CaCl2溶液B.澄清石灰水C.稀盐酸D.pH试纸13.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14.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15.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6.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①用加热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粉末和Na2O2粉末③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④用AlCl3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A.全部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7.下表为某轻质纯碱产品说明书: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化学名B.性状C.化学式D.用途18.化学式与俗名相符的是()A.苛性钠Na2CO3B.胆矾CuSO4C.苏打NaHCO3D.火碱NaOH19.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易溶于水B.水溶液都显碱性C.都能与盐酸反应D.加热都能分解20.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 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D.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NaHCO3<Na2CO321.关于Na2CO3和NaH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3B.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CO3C.可以用Ca(OH)2溶液区分Na2CO3和NaHCO3溶液D.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22.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
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2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B.溶液中溶剂减少了C.溶质质量增加了D.反应过程放热24.向0.1 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OB.Na+、HCOC.HCO、COD.Na+、OH-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含等物质的量的HCl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NaHCO3结晶析出26.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饱和NaHCO3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饱和Na2CO3溶液。
其原因是①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②NaHCO3与酸反应产生气泡比Na2CO3快③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CO2气体多④产生相同质量的CO2,消耗的酸量NaHCO3比Na2CO3少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7.下列物质①NaHCO3、②(NH4)2SO4、③Al2O3、④(NH4)2CO3、⑤Mg(OH)2中,既可以和盐酸反应也可以和Ba(OH)2溶液反应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⑤28.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A.MnO2B.MnO4溶液C.稀盐酸D.Na2SO3溶液29.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CO2和50 mL 2 mol·L-1NaOH溶液制取50 mL 1 mol·L-1Na2CO3溶液?①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