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标题 ]篇一:商场调研报告大洋百货商场调研报告学号: 0214 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目录四、五、六、调研时间调研成员调研方式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内容1、概况与基地位置2、人群定位3、交通流线分析4、一楼分析5、功能分析6、二楼分析7、三楼分析8、四楼分析9、五楼分析七、调研总结一、调研时间: 2014 年 12 月 6 日二、调研成员:李仨仨、孟令杰、郝秀敏、郭娇先、张姝姝三、调研方式:实地考察、摄影取样四、调研目的:了解商业空间现状,从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消费心理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对商场布局、铺位之间的关系、人群消费习惯与商品放置位置、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调研对象:大洋百货六、调研内容:对商场内部空间要素(店铺、公共休息区、走廊、洗手间、消防通道等)进行调查,对商场内部色彩、材质的使用进行分析。
概况与基地位置:概况: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于 2002年 5月注册成立,是在中国大陆专门从事百货零售的台商投资企业。
目前大洋百货在南京、武汉、重庆、西安、福州、苏州、无锡、常州、泉州、湘潭、衡阳、宜昌、石家庄、合肥等14 个城市开设有19家店,营运总面积超过72 万平方米,集团资产总额达人民币30 亿元。
大洋百货经营团队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管理层平均百货经营年资超过 16 年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是一群精通百货经营与管理的专业技术团队。
公司坚持服务至上,务实创新的经营方针,为消费者营造独具特色、舒适服务的购物环境,为广大商家打造国际一流的高效经营平台,为开发商创造巨大的物业增值空间,为地方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及税收。
随着我国内需的扩大,大洋百货集团正积极在全国扩张,拓展方向以直辖市、各省省会城市及地级市为主,并根据不同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区分为三种类型的主题百货,分别是“精品百货”、“时尚百货”和“生活百货” 。
预计未来每年将约以 4—5 家新店在全国拓展,预计至 2012 年,大洋百货将在全国开设 19 家以上的大型百货连锁店,使大洋百货辐射拓展至全国各主要城市,届时大洋百货将成为中国最大及最成功的百货龙头企业之一。
1、领导流行、展现品位大洋百货将领导流行并树立高级形象,让消费者感受高品位、高格调的全方位消费服务。
2、诚信至上、维护信誉大洋百货同时兼顾家庭全方位需求,提供全系列商品及服务,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并保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绝无假货,绝对可以放心使用。
3、顾客至上、创新服务大洋百货的另一项承诺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注重服务品质,本着优质服务顾客的理念,使大洋百货的购物环境成为白领阶层时尚女性的唯一选择。
楼层指南 GUIDE1F 时尚精品馆2F 优雅丽人馆篇二:购物中心考察报告购物中心调研报告一、调研时间2012 年 3 月二、调研地点兰州王府井百货商场三、调研目的通过这两周的实地调研,对各购物中心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并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概念,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购物中心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调研内容1. 购物中心的定义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简称sc)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后传到欧洲、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
购物中心的定义较多,在不通国家,购物中心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的定义是:购物中心是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零售店铺与配套设施的联合体,拥有自己的停车场。
一般情况下,其丿、规模和店铺数量会因目标商圈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中国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中的购物中心定义为:企业有计划的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
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购物中心不是一种零售形式,而是由一组零售商店以及有关的服务设施组成的群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购物行为在不断更新,要求享受购物过程,购物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只是买东西的家务劳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消遣,甚至是获得生活刺激与生活调节的一种享受。
无论有钱者或者无钱者,均可享受购物中心这个既有文化又具活力的公共场所。
人们到购物中心,不仅可以基本买到一切生活用品,还可以进行吃喝玩乐的综合消费与享受,它不仅是一种购物场所,更是一种生活化的场所。
独具特色的购物中心,不仅是能够成功经营的商业实施,而且是吸引市民和观光客前往的公共场所,并会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2. 消费者的商业空间行为分析 a.消费行为1) 购物购物行为主要表现接近商品,选择与比较商品,消费者购买商品,首先希望清楚地看到商品的形状,颜色,大小。
其次,在决定购买任何商品之前,通常都有一个选择与比较的过程。
同类商品较多时,有利于顾客比较选择,收到顾客的欢迎,同时吸引更多的商家聚集,产生聚集效应。
2) 饮食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同时也被赋予了多重功能。
我们将这种功能分为消除饥渴,享受美食和社交三类。
在购物过程中,消除饥渴的饮食行为一般对饮食环境要求不高,有较强的顺带性和就近性。
享受美食的饮食行为有较强的选择性,对食品的口味、特色要求较高,对饮食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商业建筑中,这种饮食空间应该是相对独立的。
社交类饮食行为的目的性较强,如谈生意、聚会、约会等,对环境气氛、食品口味要求较高。
在现代商业建筑空间中,这种饮食空间更要求相对独立,便于车辆与顾客出入。
购物,对这类顾客只是一种顺便的行为,而且大多是诱导性的。
3) 娱乐娱乐可以分为参与性的和旁观性的。
参与性娱乐包括跳舞、卡拉ok、滑雪、打保龄球等;旁观性娱乐包括看电影、看演出、听音乐会等。
b.非消费行为商业空间中常见的非消费行为包括停息、交往、感受、行走等,这些活动时常交织在一起。
停息包括随机性步行暂停和休息。
引发随机性步行暂停的原因很多,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休息可以分为站和坐两种。
一般来说,站的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的选择性较小,坐的时间较长,对周围环境的选择性相对大一些。
人类出于防卫和领域要求的原始本能,在休息时,通常喜欢倚靠在柱子、墙壁等竖向支撑物上,站在这些物体的附近,选择靠近各种空间界面的边缘、大空间中被分割出的小空间等地方,如柱廊、广场边缘、墙边踏步、树木周围、墙壁内侧转角处等等。
这种地方,一是有倚靠;二是较有安全感,同时较少地妨碍他人;三是有较有利的视野,可以较方便地观察别人,而又避免被别人过多观察。
交往是人通过参与他人来往活动获得信息和心里满足感的行为。
交往的最基本方式是交谈。
在商业空间中人们的交谈可以分为三种:与结伴同行者交谈、路遇熟人的寒暄、与陌生人交谈。
不同的交谈,有着不同的环境行为特点。
各种交谈虽有不同,但都不希望周围的噪声太大。
噪声大时交谈就难以进行下去。
感受是人通过自身的感官直接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行为,可分为观察、聆听、触摸等。
感受的心里和生理要求包括:1.空间内容不能太杂乱或太单调。
视野中的目标过于琐碎杂乱,会引起视觉疲劳、无所适从和心理烦躁;过于空无单调又会使人乏味无趣。
2.空间不能太曲折拥挤或太直白。
过于曲折拥挤的空间会使人丧失方向感,产生郁闷急躁的情绪;过于直白的空间又一目了然,使人感到单调乏味。
3.提供观察他人的空间。
人们喜欢观察他人的相貌、举止、衣着和活动,这就是所谓的“人看人”现象。
作为服务设施的商业建筑,应该满足人们的这种行为要求。
4.良好的听觉环境。
交通噪声和无规则的高音喇叭,往往会引起多数人的反感与不快;而柔和的音乐、欢快的笑声、鸟鸣水流声、威风吹拂声等,往往使人喜悦、放送、使人产生倾听、观察、的愿望。
5.良好、丰富的材料质感。
建筑材料的质感也会影响人的空间感觉。
在人们触摸得到的地方,建筑材料应该给人以与空间特征相一致的美好感觉。
在商业建筑中,过多运用质感毛糙、冰冷的材料是不适宜的。
行走分为有目的的行走和随意行走。
在商业空间中,有目的行走是包括到达、寻找和离开的一系列活动。
它受外界影响小,会选择便捷的途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方向容易形成汇集的人流。
随意行走是一种比较缓慢的,不连贯的步行运动,大多时候目的性不强,常常是时走,时停,时看。
它的特点是受外界环境等的影响,行走路线和方向容易发生变化。
商业空间中行走的一般要求: 1.有一定的从容行走的空间,不致受到他人的推挤,不致因受阻而产生过多迂回。
2.地面平坦清洁。
3.行走的距离不宜太长,否则就容易使人疲乏厌倦。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行走距离在 500m 以内。
但是如果行走沿线的空间和警务变化丰富,行人往往可以走较长的距离。
4.广场与道路空间不宜过大。
人类有一种寻求防护、依靠和安全感的心里,在尺度较大的、较为空旷的街道或广场上,如果不是为了路线的便捷,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边缘走。
在过大的广场与道路空间中,应该对地面进行划分和设置引导物体,如柱子、树木、花坛、水池等。
3. 具体实例分析——王府井百货商场1)外部空间分析篇二:深圳购物中心考察报告深圳购物中心考察报告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购物成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它是立体的了。
深圳购物中心也是随着深圳人生活方式的新变化而出现的。
深圳购物中心历史追溯“所谓‘摩尔' ,就是集吃喝玩乐购买消费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场所。
”有着“中国尔第一人”之称的铜锣湾购物广场董事长陈智如是说。
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人口的不断增加,深圳商业发生了变化:传统百货风光不再,大型超市和复合百货成为深圳商业的主流业态。
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化,他们在购物的同时,还希望在餐饮、娱乐、休闲等方面得到满足。
太阳广场是其中较早也较为成功的一个:于 1999 年 11 月开业的太阳广场,营业面积近6 万平方米,包罗了休闲、娱乐、餐饮及购物等多种功能,经营组合中有百货商场、超市、餐厅,其功能与摩尔接近。
虽未提出摩尔概念,但就其功能和规模而言,可以认为,太阳广场是深圳摩尔经营的较早探索者。
在深圳,最早提出摩尔概念并付诸实施的是铜锣湾广场: 2001年1月,以铜锣湾百货为主力店的铜锣湾广场以美式 shoppingmall 业态现身华强北商业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是全国首家 shoppingmall ,第二年华侨城铜锣湾广场开张。
中信城市广场的出现,则标志着深圳摩尔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规模更大、功能更全,业态更加成熟。
中信采取“只租不售,统一管理”的招商方式,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著名商家的进驻,中信城市广场成为华南地区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观光、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都市型 shoppingmall 。
2004 年 11 月,人民南面积 12 万平方米的金光华广场开业,500 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